2025/09/24

傳說中的兩款人氣 台中俊美鳳梨酥 板橋小潘鳳凰酥

最近中秋節我從網路上偶然看到鳳梨酥排名
俊美與小潘還有佳德豐梨酥以及吳寶春的, 然後我就打算從網路上訂購, 沒想到我去美廉社已經有賣, 價格跟網路上沒差多少, 我就現場買即刻分享吃吃看! 
俊美鳳梨酥 比較小顆一點, 內餡用的是傳統的冬瓜餡, 吃起來我覺得餅皮的酥度和餡料比都剛剛好, 也不會很油膩, 滿好吃的! 他的餅香不錯, 內餡也有鳳梨甜味! 我個人是滿喜歡的, 他封面走中國古代士人畫營造古典氛圍也是滿特別的


小潘我買的是鳳凰酥, 當然特點之一是餡料包含鹹蛋黃所以會有鹹香鬆軟的部分, 搭配原本餡料的鳳梨味, 兩者層次堆疊起來讓原本的鳳梨味加入蛋黃香, 以及他的餅皮是再鬆軟口感, 差配熱茶真的很享受, 雖然熱量會高一點但不要吃太多就ok

不過當然大家各有所愛囉, 小潘士板橋名店, 而俊美是來自台中的名店, 各有千秋, 如果再跟台北佳德 台北犁記 基隆李鵠 新牌子吳寶春 微熱山丘 鼎泰豐, 哇 這樣一說台灣還滿多好吃的鳳梨酥 幸福!


2025/09/23

[親子] 升國中一年級 準備的讀書安親班


女兒今年小六即將之後升國中, 但是我們已經太久沒關心國中的補教或者安親文化, 加上現在課綱什麼的都已經變化太多, 於是最近開始去找學校附近的補習班

我目前的想法是想要把學校功課先顧起來, 按照我以前國高中的經驗其實學校老師的教學已經滿扎實的, 主要需要學生自己多練習多充實寫評量, 以前我自己小時候去補習其實除了數學之外其他科目有點不太必要, 數學是滿有用因為補習班其實是一題題帶你練習, 然後寫一段題目當測驗, 加上補習班是一群人一起寫題目, 人性很妙一起寫就會想要好好練習心理面不知不覺當作小比賽, 如果在家的話好像寫題目就沒那麼好玩有趣, 所以囉 但我還是要觀察一下孩子的反應之後再逐步修正



到目前為止我覺得這個補習班給的schedule還不錯, 因為我女兒跟我反應過她自覺無法獨自在家好好念書, 她的個性我觀察是在外打拼在家放鬆的那種, 因此落差很大, 這樣說來的話, 國一可能讓她去這種讀書班

我有問補習班說你們開這種班是不是類似國小的安親班, 看學校功課與寫評量為主, 而沒有單科的補習, 他們說Yes, 主要會先專注於當日的學校功課作業, 如果過程中遇到問題都有補教老師可以討論, 我覺得這樣滿像我以前帶的家教做法, 還不錯

然後會再去針對隔天或未來要測驗的考試作加強, 還有補習班的作業與段考進度複習, 重點是如果當天作業都完成的話, 也可以離開回家了, 目前聽起來是還ok


然後我也順手多拿了國8國9的規劃, 參考用! 多多了解現在學校與補教業的做法, 多聽多吸收一下也不錯, 建立我身為家長的知識庫, 整體下來國中的重點是會考, 雖然我朋友有提到升學履歷還是什麼求學履歷之類的, 以後推薦甄試會用到, 但我還沒學到那塊 哈 一步步來吧!

這個是國二升國三的暑期複習班, 這樣回想起來好像又重新回憶起那些認真的少年, 當初我們也是會跟好友相約圖書館或者去哪裡一起K書, 學校也會特地開放讓學生進校溫書, 當時還是稚嫩的少年, 對未來還迷迷濛濛, 現在變成無趣的大人, Orz


隨手一記, 如果有幫助到任何人也算不錯
大家一起加油加油

2025/09/17

元翎(4564) 高市佔的高壓氣瓶, 發展中氣體發生器 安全氣囊等

元翎創立於1988年,以自有品牌MOSA及代工高壓鋼瓶,王德鑫指出,元翎高壓鋼瓶產品主要應用在咖啡、烘焙、冷飲、調味保鮮、及家庭DIY等食品相關行業,客戶包括星巴克等咖啡連鎖店、麥當勞等。

主要競爭對手是奧地利ISI、KAYSER及匈牙利LISS等廠商。2018年全球高壓鋼瓶需求超過10億支,元翎出貨4.3億支居市場龍頭,高壓鋼瓶今年占元翎營收比重會從去年85%拉高近90%。

元翎2013年切入氣體發生器市場,應用在汽車安全氣囊氣體發生器及穿戴式個人防護用氣體發生器,大陸是元翎氣體發生器最大市場,打入大陸比亞迪、長安及奇瑞等汽車廠供應鏈體系。去年中美貿易戰導致大陸汽車市場衰退,但大陸新能源車成長,元翎今年氣體發生器相對保守,出貨目標與去年相當。

心得記錄:

  • 2025/09/17 股價 19.5, 股價最近有回升一段, 新聞說是受無人機題材與主力回補帶動, 股價一度站上21元,但營收其實沒有回升, 觀察
  • 2025/06/19 股價 16.4, 破底中, 我剛看一下Q1財報,收入微成長, 下面兩個圖雖然車用的氣體發生器大幅上升, 我猜應該是出貨訂單增多, 這是好事, 但缺點是成本竟然也很高, 表示售價賺的利益很微薄, 可能是想先搶市佔, 這樣說來也是個高度競爭的領域, 護城河不夠深, 所以高壓起體鋼瓶還有車用氣體發生器不得不削價競爭, 優點是公司滿認真找出路的, 專注本業, 但持續的虧錢這樣股價會一路探底, 但這樣的技術台灣應該只有元翎少數公司有氣體封裝在小鋼瓶的技術, 希望再加把勁爭取更多訂單吧! 觀察



    但成本還是很高 毛利率為負

  • 2024/11/26 股價 22.7, 接近前低檔, 自從Trump當選後, 美國對於烏俄戰爭的態度是希望烏克蘭不要堅持打回失土, 美國想要中止支援烏克蘭, 這樣的話歐洲的經濟應該多少有點幫助吧! 觀望
  • 2024/07/30 股價: 28.65, 盤中快報:4564(元翎)股價急拉至28.65元,拉抬幅度達到12.28%。觀望
  • 2024/07/22 股價: 24.00, 股價盤在23~25之間很久了, 由於虧錢能一直不跌破20也是很神奇, 可能有什麼背後的力量在護盤吧? 元翎法說會表示的幾個重點:
    [高壓鋼瓶]: 元翎出貨量減少, 目前中國茶飲咖啡市佔率第一(超過5成以上),東南亞市佔第一(6成), 歐洲因為法律與仿冒(誰仿冒?不夠詳細說明?)所以衰退很多, 未來會更積極佈局海外埃及()等國家; 過去銷售模式比較偏重經銷B2B,今年計畫會在亞馬遜線上銷售; 蘇打水還有氮氣都有
    [無人機]:朝山難救助,公共工程維修開發機型
    [節能減排]: 在高壓產品上,熱管理,熱泵,節能等領域,目前打樣成功電池膨脹閥跟球閥可用在冷凍空調或是汽車熱管理今年也參加汽機車零配展
    [安全氣囊]: 台灣唯一生產的廠商,預測第三季穩定成長, 打入日本跟韓國國際車廠業務也成功進入泰國市場
    [航太,船舶關鍵零組件]: 第一階段開發產品已過測試,開始進入第二階段進行少量供應,希望繼續成長
  • 法說會講稿文件(2024年07月16日):
    https://mops.twse.com.tw/nas/STR/456420240712M001.pdf

  • 2023/11/26 股價: 24.45, 貢獻元翎營收的主力是高壓充氣鋼瓶, 但因2023年歐洲、澳洲客戶持續去化庫存,加上美國需求減緩! 以市場別來看,前三季亞洲市場營收近7.88億元,營收占比從去年同期55.1%提高至77.4%;歐洲市場營收0.38億元,營收比重由去年同期的20.7%降至3.8%;美洲市場營收1.51億元,營收占比從去年同期12.1%提升至14.9%;其他市場營收近0.4億元,占比由去年12.1%降至3.9%。

    下圖是2021年與2022年的營收資訊:
  • 查看近幾年的財報, 可以發現最主要的原因是營收短少非常嚴重!
    比較2018年與2023年的營收幾乎是腰斬

    近十年美國與歐元區的消費者信心指數, 2023-2024都算是低點

  • 2023/08/28 股價: 25.5, 股價在23~24有支撐, 上半年虧損EPS 0.99元, 觀望
  • 2023/05/26 股價: 33.1, 突然急拉從24元連三天拉升, 至少反映市場往好的方向前進, 而有人開始低部建倉, 元翎兩大業務: 1)高壓鋼瓶市場仍在去化庫存,持續強化CO2等新產品布局,但中國的二線廠商持續以低價想進入這塊市場, 這可能是未來隱憂; 2)氣體發生器逐年緩步成長, 受惠中國新能源車客戶銷售暢旺帶動、安全氣囊平均裝配量成長,今年氣體發生器業務已經轉虧為盈,預估明年出貨將翻倍成長,公司也將增加一條管式自動化產線,預計明年底量產。 觀望
  • 2023/05/17 股價: 23.05, 最近似乎23元附近有支撐,
  • 2023/03/07 股價: 25.65, 元翎是消費一次性商品, 依照營收獲利目前股價有點偏高, 畢竟2022獲利很低, 觀察近年本益比15-25, 落差滿大的, 等看看是否有機會更低價, 觀望
  • 2022/11/23 股價: 23.6, 近一年來獲利大幅下滑, 股價由年初約42元一路跌至23元左右, 公司說法是高壓鋼瓶受客戶庫存調整、通膨導致終端消費需求減少,以及中國清零也干擾市場消費力道,加上不景氣導致中國製低價仿冒品再度干擾歐洲市場,目前經銷商下單速度仍較保守,而美國大客戶目前庫存已經去化告一段落,但因高通膨與市場能見度仍不高,出貨還未回到疫情前水準。 股價已經腰斬, 所以我想可以開始觀望留意!
  • 2021/06/25 股價: 47, 解封可望星巴克的營收有機會大幅回升,對元翎的營收助益。元翎近年也開始轉型車用零組件供應商,據說已經獲得福斯汽車安全氣囊發射器認證,下半年可望開始供貨,加上安全氣囊成為汽車標準配備且數量自過去兩顆到六顆未來標準配備可望達到八顆,元翎未來營收成長可期。觀望
  • 2020/07/31 股價: 37.6, 產品主要應用於食品領域,加上以外銷歐美地區為主,上半年業績受疫情衝擊顯著,法人預期全年營收、毛利率估均較去年明顯衰退。公司則看好自身在高壓鋼瓶市佔率達4成,且競爭對手較少,待全球市況回穩,營運可望迅速恢復正常。
    以地區別看營收比重,歐洲佔50%、美洲佔28%、亞洲及大洋洲則各佔約11%;
    以產品別看營收而言,高壓鋼瓶約佔95%,主要應用於車用、穿戴式裝置的安全氣囊氣體發生器約5%。
    (至於營收比重仍低的氣體發生器部分,透過將工業品部門事業以既存分割方式,移轉給100%持股的元翊公司,主要出貨給中國自主汽車品牌客戶,如比亞迪。近年因中國車市較疲軟,出貨表現轉弱,因此公司近年來轉向開發穿戴式防護型產品,並已打入義大利品牌重機防護衣及老人防摔產品供應鏈,去年開始小量出貨,因防護型產品利潤優於車用氣體發生器!)
    原料成本方面: 鋼材部分過去100%由中鋼(2002)供應冷軋鋼捲,現已調整至2成,雖近期中鋼盤價走升,對元翎成本影響有限;氣體方面,因主要都與供應商簽長約,價格相對穩定。
  • 2019/03/07: 元翎3/7以每股 25 元掛牌上市,掛牌首日大展蜜月行情,早盤隨即站上 50 元大關! 元翎斥資14億元,在中科虎尾園區擴建新廠,第一條月產1千萬支高壓鋼瓶生產線,去年第四季投產,年產增加二成,在新產線加入下,月產能由原先的3,400萬~3,500萬支,提高至4,400萬~4,500萬支。

元翎7月每股虧0.2元;氣體發生器轉盈

MoneyDJ新聞 2025-08-27 09:14:16 鄭盈芷
高壓鋼瓶大廠元翎(4564)因有價證券於集中交易市場達公布注意交易資訊標,公告7月自結每股虧損0.2元,而元翎上半年每股虧損1.08元,累計前7月每股虧損1.28元,主要係受高壓鋼瓶營收仍未達經濟規模,雖然氣體發生器已經轉盈,仍未能扭轉本業虧損的情況,加上業外因人民幣、美元、歐元等收入,導致上半年匯損近7000萬元,約侵蝕EPS近0.3元。
元翎在中國新能源車訂單增長下,上半年氣體發生器營收占比已超過6成,帶動氣體發生器業務轉虧為盈,不過高壓鋼瓶營收則仍在谷底,持續受到大環境的不確定性因素干擾。
元翎上半年氣體發生器年增近5成,不過因高壓鋼瓶營收仍小幅衰退,上半年合併營收6.16億元,年增29.06%。元翎7月合併營收為0.68億元,累計前7月合併營收則為6.84億元,年增14.5%,預期今年氣體發生器營收可持續增長。
為降低對單一業務的依賴,元翎近年也持續布局航太、船舶、氫能、醫療等新應用領域,2023年起並陸續推出多項精密閥件,精密閥件主要用於流體輸送系統中的控制部件,具有調節、導流、防止逆流、穩壓、分流或洩壓等功能。

元翎虧損 明年營運有望好轉

2023/11/25 工商時報 沈美幸
元翎(4564)生產高壓充氣鋼瓶及氣體發生器為主,前三季營收下滑,每股虧1.28元,氣體發生器打入韓系車廠供應鏈體系,預計明年出貨,明年營運有機會比今年好轉。元翎董事長王德鑫表示,元翎跨足軍工產業取得2個發射系統專案,未來營收貢獻10%~15%。

元翎前三季合併營收10.17億元,本業虧損達2.63億元,業外損失0.20億元、本期淨損2.50億元,每股虧損1.28元。其中前三季高壓充氣鋼瓶5.06億元、營收占比49.7%;氣體發生器4.43億元、營收占比43.6%,其他營收0.68億元,比重6.7%。

以市場別來看,前三季亞洲市場營收近7.88億元,營收占比從去年同期55.1%提高至77.4%;歐洲市場營收0.38億元,營收比重由去年同期的20.7%降至3.8%;美洲市場營收1.51億元,營收占比從去年同期12.1%提升至14.9%;其他市場營收近0.4億元,占比由去年12.1%降至3.9%。

王德鑫指出,元翎高壓充氣鋼瓶因歐洲、澳洲客戶持續去化庫存,美國需求減緩、中國大陸低價品及仿冒品猖獗,客戶下單保守,前三季銷售減少、價格下滑,前三季營收大幅衰退。歐洲、美洲及亞洲是高壓鋼瓶三大市場,亞洲市場相對強勁,未來加大力道開發CO2應用產品。

元翎指出,景氣不是很好,元翎前三季氣體發生器銷售200萬套,小幅成長,低於元翎原先預期,穿戴式產品需求低迷。汽車安全氣囊從燃油車進化到油電混合車、電動車,未來歐美市場將全面改用電動車,有利於混合式氣體發生器銷售,元翎打入韓系車廠供應鏈,計畫明年出貨,與Takada安全氣囊合作,開發安全氣囊氣體引爆器正進行測試,預計2026年出貨。

王德鑫指出,氣體引爆器朝向大氣量、長持壓產品,元翎新應用產品著重穿戴式防護、兒童座椅應用。全球氫能車市場主要在大陸,元翎也與數家廠商洽談合作。

王德鑫表示,元翎在軍工產業屬發射系統,有兩個專案項目,惟簽保密協議不能對外說明,未來營收貢獻10%~15%,數量還會陸續的增加。

元翎高壓鋼瓶漸回溫,氣體發生器出貨續穩

MoneyDJ新聞 2023-06-30 09:29:27 記者 鄭盈芷 報導

高壓鋼瓶大廠元翎(4564)Q2出貨逐漸回溫,公司表示,歐洲仍較為低迷,美國則有所改善,不過整體高壓鋼瓶訂單還未回到先前需求,至於主要用於車用安全氣囊的氣體發生器則表現穩健。有鑑於營收規模還有待進一步回升,元翎Q2獲利還須觀察。對於媒體揭露的中科院潛艦專案、無人機相關應用等訊息,公司則未評論。

元翎受高壓鋼瓶業績還在低檔影響,Q1每股虧損0.46元,先前因有價證券於集中交易市場達公布注意交易資訊標準,公布4月自結每股虧損0.17元;元翎Q2高壓鋼瓶營出貨可望較Q1回溫,不過還未回到較為健康水準,Q2整體獲利表現還待觀察。

在氣體發生器方面,則受惠中國新能源車市場成長、安全氣囊顆數增加趨勢,出貨表現穩定,至於新產品長持壓氣體發生器則等待客戶下半年拉貨規劃。

焦點股:元翎氣體發生器維持成長態勢,股價底部出量上漲

2023年5月25日 週四 上午10:52【財訊快報/研究員吳旻蓁】
高壓鋼瓶大廠元翎(4564)Q1氣體發生器持續獲利,不過受高壓鋼瓶未達經濟規模影響,Q1每股虧損0.46元;元翎指出,Q1可望為谷底,不過受通膨影響消費信心,目前高壓鋼瓶需求還是不太明朗,公司也積極拓展多元產品應用,推出CO2鋼瓶攻自行車補胎、蘇打水機等新應用,目前也已經與美國經銷商接洽。元翎受惠中國新能源車成長加速,去年氣體發生器事業已經轉盈,而在高壓鋼瓶營收下滑、氣體發生器持續成長下,Q1氣體發生器營收占比達47%,較去年的19%大幅彈升。此外,因應新能源車客戶需求增長,今年Q1底也增加了一條管式自動化產線,目前已投入量產,今年氣體發生器出貨可望維持成長態勢。

股價近日底部出量起漲,相繼突破年線反壓及前高,下檔看缺口及短期均線支撐力道,若有守,則有利多方力道延續。

中科院持續增產飛彈,供應鏈營運步步高!

2023/6/26 高適
面對中國武力犯台風險提高,美國國會議員近期提出美台合作生產武器、優先供貨給台灣等草案。事實上,美台合作軍工生產「已是現在進行式」,目的除了使相關零組件能在台灣生產製造,即時滿足台灣的防衛需求,並依照台灣「國防產業發展條例」等規定,同時積極爭取獲得原廠認證,透過國際合作及投資等方式,落實轉移研發或產製等關鍵技術,以改善台灣國防產業、擴大市場規模及與國際供應鏈接軌。

由於負責台灣國防飛彈研發生產的中科院,在技術上具有一定能力,加上亞太飛彈軍備需求孔急,或許有機會讓飛彈也成為美台合作軍工生產的項目,讓台灣飛彈供應鏈有機會吃到更多的商機。

為因應中國軍事威脅,中科院已加速量產各型國產飛彈量產,預估今年飛彈總產量將從去年的逾800枚,提升至逾1000枚,成為中科院飛彈供應鏈的營運成長動能來源。軍功PA廠全訊(5222)為台股中最純正的中科院飛彈供應商,有高達8成營收均來自中科院,市場預期去年底立法院通過2400億元國防特別預算,約有一半與全訊相關,營運與中科院飛彈量產規模與時程息息相關。

高壓鋼瓶大廠元翎(4564)子公司的元翊,2021年與中科院合作潛艇專案,成為台灣唯一有能力提供魚雷及飛彈的氣體推動系統廠商。另中科院自行開發的台版彈簧刀無人機,其用於拋射的氣體推動系統也是由元翎所供應,待未來量產後將對營收產生一定貢獻,等於擁有飛彈、無人機雙軍工成長引擎,有助增添營運成長的想像空間。

元翎鋼瓶業務仍觀望;氣體發生器明年看倍增

MoneyDJ新聞 2022-11-22 10:50:31 記者 鄭盈芷 報導
高壓鋼瓶大廠元翎(4564)受高壓鋼瓶稼動率不佳、提列存貨跌價損失影響,Q3毛利率降至5.47%,來到掛牌以來低點,導致Q3單季轉為營業淨損,Q3每股小虧0.02元;元翎表示,高壓鋼瓶市場仍在去化庫存,公司也將強化CO2等新產品布局,而氣體發生器業務則受惠中國新能源車客戶銷售暢旺帶動、安全氣囊平均裝配量成長,今年氣體發生器業務已經轉虧為盈,預估明年出貨將翻倍成長,公司也將增加一條管式自動化產線,預計明年底量產。

元翎為全球高壓鋼瓶大廠,提供咖啡、烘焙所需之奶油瓶及蘇打水瓶等消費使用,主力產品為N2O(一氧化二氮)小鋼瓶,由於N2O鋼瓶較集中用於奶油發泡,公司近年也積極拓展CO2鋼瓶應用,包括啤酒發泡、蘇打水機與自行車補胎等。

在氣體發生器業務方面,應用則分為車用安全氣囊與個人穿戴防護裝置,今年主要成長動能來自車用,元翎主要車用客戶為中國第一大新能源車商,受惠於新能源車銷售暢旺,且安全氣囊平均裝配量提升到6顆以上,元翎今年前3季氣體發生器營收年增近120%,也帶動氣體發生器業務轉虧為盈。

元翎前3季高壓鋼瓶約佔營收68.2%,較去年同期的85.1%下滑,氣體發生器則佔29.5%,較去年同期的11.2%大幅提升,其他2.3%。

元翎今年氣體發生器營收雖大幅成長,但受營收主力的高壓鋼瓶下滑影響,今年營運較為承壓,公司指出,高壓鋼瓶受客戶庫存調整、通膨導致終端消費需求減少,以及中國清零也干擾市場消費力道,加上不景氣導致中國製低價仿冒品再度干擾歐洲市場,目前經銷商下單速度仍較保守,而美國大客戶目前庫存已經去化告一段落,但因高通膨與市場能見度仍不高,出貨還未回到疫情前水準。

元翎在高壓鋼瓶業務將拓展CO2應用,持續分散產業與應用範圍,而氣體發生器今年受惠中國新能源車市場大幅成長,隨著中國客戶開始佈局海外市場,預期明年銷售也將大幅成長,公司也將因應客戶需求發展長持壓氣體發生器,此產品適用於連續式安全氣囊,在汽車翻滾時,可提供較佳的緩衝,目前已開發完成,並通過客戶測試,預計明年下半年供貨。

元翎去年氣體發生器約出貨136萬套,今年到9月已超過180萬套,預估明年將有翻倍成長,為因應客戶需求,將優化生產製程、提高產量,今年公司也增購一條管式自動化產線,預計明年Q1底量產,屆時管式產量將較目前增加40%以上。

除了安全氣囊之外,元翎也積極發展氣體發生器在個人穿戴防護裝置的應用,包括老人防護、游泳戲水、滑雪,以及重型機器安全防護,由於此塊屬於利基市場,公司也相當看好未來布局機會。

元翎近期董事會通過辦理現增2000萬股,主要係用於償還銀行借款。元翎累計前10月合併營收為16.29億元,年減20.58%;累計前3季EPS為0.45元,較去年同期的1.43元衰退。

獨家/車電概念股夯!專家找出「3檔」低位階、低本益比股

2021/06/25 08:30:00
記者戴玉翔/台北報導
台股昨(24)日高檔震盪,盤中一度漲逾百點,指數來到17439.63點,終盤上漲71.25點,漲幅0.41%,收在17407.96點,重返17400點關卡。永誠國際投顧分析師許豐祿表示,下週將延續本週的車用電子題材,可以留意「股價低、位階低、本益比低」

兼具解封概念與車用題材的元翎(4564),它本身是在做高壓小鋼瓶,就連星巴克都是元翎的客戶,更拿下全球高壓小鋼瓶超過40%的市占率,為何說他是解封概念股呢?因為一旦解封,星巴克的營收有機會大幅回升,對元翎的營收大有助益。元翎近年也開始轉型車用零組件供應商,據說已經獲得福斯汽車安全氣囊發射器認證,下半年可望開始供貨,加上安全氣囊成為汽車標準配備且數量自過去兩顆到六顆未來標準配備可望達到八顆,元翎未來營收成長可期。

元翎5月營收月增32%,年增32.4%,創近14個月新高。股價也自年線附近慢慢上揚,昨日更是站上所有均線,且外資從5/21就開始布局,到現在約買進3700張左右,投資人可以留意。

疫情衝擊,元翎看營運短空長多

MoneyDJ新聞 2020-07-27 11:01:37 記者 周瑩慈 報導
高壓鋼瓶廠元翎(4564),因產品主要應用於食品領域,加上以外銷歐美地區為主,上半年業績受疫情衝擊顯著,今年前6月營收較去年同期衰退34.56%。展望今年,法人預期,隨各地經濟活動重啟,5月以來業績逐漸向正常水準靠攏,惟下半年恐無法抵銷上半年的衰退,全年營收、毛利率估均較去年明顯衰退。公司則看好自身在高壓鋼瓶市佔率達4成,且競爭對手較少,待全球市況回穩,營運可望迅速恢復正常。

元翎今年首季營收5.14億元,季減4.13%、年減30.68%;毛利率25.42%,季減0.98個百分點、年減10.49個百分點;營益率20.94%,季減5.01個百分點、年減5.74個百分點;稅後淨利0.73億元,季增49%、年減53%,EPS 0.4元。累計上半年營收9.82億元,年減34.56%。

以地區別看營收比重,歐洲佔50%、美洲佔28%、亞洲及大洋洲則各佔約11%;以產品別而言,高壓鋼瓶約佔95%,主要應用於車用、穿戴式裝置的安全氣囊氣體發生器約5%。

公司表示,因高壓鋼瓶主要作為奶油發泡器、氣泡水瓶等容器的動力來源,因客戶主要為速食、咖啡廳等業者,加上外銷歐美比重高,今年受疫情衝擊顯著。展望全年,公司表示保持審慎態度,5月之後月出貨量恢復至約3400萬支,約為去年月均產量86%,下半年回溫幅度則有待觀察疫情走勢。

法人預期,元翎今年在歐美地區疫情仍不穩,加上未見明顯成長動能下,全年營收、毛利率可能較去年明顯衰退。不過,看好公司在全球市佔率達4成,且競爭對手較少,待消費市場回穩,業績可望迅速恢復過往水準。

毛利率方面,據了解,鋼材部分過去100%由中鋼(2002)供應冷軋鋼捲,現已調整至2成,雖近期中鋼盤價走升,對元翎成本影響有限;氣體方面,因主要都與供應商簽長約,價格相對穩定。整體而言,法人預估,受營收規模下滑、稼動率較低等影響,全年毛利率恐自去年的32.8%下滑至不到30%。

至於營收比重仍低的氣體發生器部分,透過將工業品部門事業以既存分割方式,移轉給100%持股的元翊公司,主要出貨給中國自主汽車品牌客戶,如比亞迪。近年因中國車市較疲軟,出貨表現轉弱,因此公司近年來轉向開發穿戴式防護型產品,並已打入義大利品牌重機防護衣及老人防摔產品供應鏈,去年開始小量出貨,因防護型產品利潤優於車用氣體發生器,公司看好若未來防護型產品出貨量放大,有助子公司轉虧為盈。

元翎精密今掛牌上市 蜜月行情甜股價翻倍大漲

鉅亨網記者林薏茹 台北2019/03/07 12:28
高壓鋼瓶及安全氣囊氣體發生器製造商元翎精密 (4564-TW) 今 (7) 日以每股 25 元掛牌上市,掛牌首日大展蜜月行情,早盤隨即站上 50 元大關,盤中維持超過 1 倍的漲幅,漲勢驚人。

元翎精密成立於 1988 年,目前資本額為新台幣 15.78 億元,掛牌上市後股本將達到 17.78 億元,公司致力於高壓鋼瓶及氣體發生器的研發、生產與銷售,為市場上少數同時具備開發多種氣體發生器能力的廠商,目前高壓鋼瓶產品營收比重約 85%, 是全球消費性高壓鋼瓶領導廠商之一。

元翎精密高壓鋼瓶知名客戶包括麥當勞、星巴克,氣體發生器客戶包括比亞迪、通用汽車等。其所生產的高壓鋼瓶為一次性拋棄式產品,主要應用於食品業,以自有品牌「mosa」和 ODM 服務銷售全球,據經銷商內部統計,目前於全球市佔率達 4 成。

元翎經過多年的市場開發及產能擴充,去年高壓鋼瓶出貨量超過 4.3 億支,由於新產能於去年第 4 季加入,今年 1 月新產能已滿載,出貨量可望突破 5.4 億顆,客戶以歐美地區餐飲設備品牌廠或通路商為主,去年美洲地區營收占比約占 37%、歐洲 29%、亞澳及其他地區 34%。

展望今年,元翎董事長王德鑫表示,去年第 4 季加入 20% 高壓鋼瓶產能,目前其營收比重約 85%,今年可望提升至 9 成,且去年 9 月已取得今年所有產能訂單,從 1 月起產能便滿載,受惠高壓鋼瓶新產能帶來的成長動能,預期今年營收可望年增 2 成。法人預估,元翎今年每股純益上看 3.5 元,可望續改寫歷史新猷。

元翎訂3/7上市 每股25~28元

工商時報 沈美幸 2019.01.23
全球最大高壓鋼瓶製造廠、安全氣囊氣體發生器廠元翎(4564),暫訂3月7日以每股25~28元上市。元翎去年擴建高壓鋼瓶生產線已投產,將今年產能5.4~5.5億支已全數賣掉,董事長王德鑫指出,高壓鋼瓶及氣體發生器是今年營運成長動能,整體業績看增20%。

元翎斥資14億元,在中科虎尾園區擴建新廠,第一條月產1千萬支高壓鋼瓶生產線,去年第四季投產,年產增加二成,在新產線加入下,月產能由原先的3,400萬~3,500萬支,提高至4,400萬~4,500萬支。

法人依據元翎去年前三季EPS達2.15元,全年營收26.43億元,年成長29.71%推估,去年EPS逾3元,預估今年營收年成長20%,上看32億元,EPS有機會挑戰3.5元,雙雙續創史上新高。
元翎創立於1988年,以自有品牌MOSA及代工高壓鋼瓶,王德鑫指出,元翎高壓鋼瓶產品主要應用在咖啡、烘焙、冷飲、調味保鮮、及家庭DIY等食品相關行業,客戶包括星巴克等咖啡連鎖店、麥當勞等。

主要競爭對手是奧地利ISI、KAYSER及匈牙利LISS等廠商。2018年全球高壓鋼瓶需求超過10億支,元翎去年出貨4.3億支居市場龍頭,高壓鋼瓶今年占元翎營收比重會從去年85%拉高近90%。

元翎2013年切入氣體發生器市場,應用在汽車安全氣囊氣體發生器及穿戴式個人防護用氣體發生器,大陸是元翎氣體發生器最大市場,打入大陸比亞迪、長安及奇瑞等汽車廠供應鏈體系。去年中美貿易戰導致大陸汽車市場衰退,但大陸新能源車成長,元翎今年氣體發生器相對保守,出貨目標與去年相當。

元翎精密3月上旬掛牌 今年EPS續戰新高

鉅亨網記者林薏茹 台北2019/01/22 18:52
高壓鋼瓶及安全氣囊氣體發生器製造商元翎精密 (4564-TW),預計 3 月上旬掛牌,公司致力高壓鋼瓶及氣體發生器的研發、生產與銷售,目前全球市占率約 4 成,去年新產能挹注下,全年每股純益可望改寫新猷、法人估達 3 元,今年預期營收可年增 2 成,全年每股純益上看 3.5 元,續戰新高。

元翎精密成立於 1988 年,目前資本額為新台幣 15.78 億元,掛牌上市後股本將達到 17.78 億元,公司致力於高壓鋼瓶及氣體發生器的研發、生產與銷售,為市場上少數同時具備開發多種氣體發生器能力的廠商,目前高壓鋼瓶產品營收比重約 85%, 是全球消費性高壓鋼瓶領導廠商之一。高壓鋼瓶知名客戶包括麥當勞、星巴克,氣體發生器客戶包括比亞迪、通用汽車等。

元翎生產的高壓鋼瓶為一次性拋棄式產品,廣泛應用於食品產業、休閒運動產業、醫療保健產業、救生設備產業汽機車產業、國防安全產業等。目前元翎產品主要應用於食品業,如咖啡、烘焙、冷飲、調味保鮮、及家庭 DIY 市場等。以自有品牌「mosa」和 ODM 服務銷售全球,據經銷商內部統計,目前其於全球市佔率達 4 成。

氣體發生器方面,元翎主要應用產品包括汽車安全氣囊氣體發生器、穿戴式個人防護用氣體發生器,汽車安全氣囊氣體發生器產品包括駕駛座、乘客座、側囊、簾式囊、膝蓋囊等全系列產品;穿戴式個人防護用氣體發生器則包括重型機車、滑雪、銀髮族跌倒防護等利基型產品。

元翎經過多年的市場開發及產能擴充,去年高壓鋼瓶出貨量超過 4.3 億支,由於新產能於去年第 4 季加入,今年 1 月新產能已滿載,出貨量可望突破 5.4 億顆,客戶以歐美地區餐飲設備品牌廠或通路商為主,去年美洲地區營收占比約占 37%、歐洲 29%、亞澳及其他地區 34%。

元翎過去每年營收均維持 3 成的年成長,但 2017 年受到半導體產業景氣佳,氣體供給短少影響,加上匯率因素與原料鋼材上漲等,使 2017 年營收與獲利表現不如預期。不過,去年在新產能開出挹注下,全年營收年增 3 成達 26.4 億元。法人預估,元翎全年每股純益可望上看 3 元,改寫歷史新高紀錄。

展望今年,元翎董事長王德鑫表示,去年第 4 季加入 20%高壓鋼瓶產能,目前其營收比重約 85%,今年可望提升至 9 成,且去年 9 月已取得今年所有產能訂單,從 1 月起產能便滿載,受惠高壓鋼瓶新產能帶來的成長動能,預期今年營收可望年增 2 成。法人預估,元翎今年每股純益上看 3.5 元。

展望後市,元翎未來將發展智慧型安全氣囊、銀髮族跌倒防護、新一代安全氣囊氣體發生器等 3 項新品,將於 2020 年後開始出貨。

大地KY (8437) - 受中國雙減政策影響 試著創造新營運模式

大地幼教股份有限公司
上櫃公司/ 資本額4.785億
主要業務為教育諮詢。幼教用品銷售。幼教軟體銷售。

  • 2025/09/17 股價: 18.25, 難怪大地在中國無法獲利, 除非政策轉向!
        普惠性幼兒園要按照國家要求辦園。中文拼音、寫字、計算、英語等內容屬於小學課程內容,幼兒園不能提前教授,不符合3-6歲幼兒年齡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幼兒園的教育是按照《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和《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等文件要求,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注重習慣、興趣和學習品質的培養。觀望
  • 2025/07/04 股價: 20.45, 跌到心理關卡20元保衛戰的低點, 雖然法說會上說要有菲律賓英語師資但具體沒看到如何實行以及進度, 觀望
  • 2024/11/27 股價: 28.35, 跌到歷史低點, 公司似乎仍非常倚重中國市場, 觀望 
  • 2024/07/12 股價: 37.15, 急拉上漲3.35元, 感覺是跌深反彈, 觀望
  • 2024/04/10 股價: 32.5, 股價到新低點, 但觀察到董監持股比例仍維持23%以上, 自由現金流與淨現金流2023年有比2022年改善, 預計2024年配發股利1元, 觀望
  • 2023/11/27 股價: 48.45, 跌破50元! 中國近年出生率連續下跌,新生兒減少中, 2022年已經減少5610所幼兒園,已顯現出這種關停趨勢。按減少的幼兒規模測算,中國將有三分之一幼兒園關閉,三分之一幼師需要再就業。對於普惠性幼兒園,無論公辦、民辦,政府的生均補助標準是一樣的,家長繳納的學費是一樣的,實現了辦園標準統一、財政補助統一、收費標準統一、教師待遇統一。如2019年1月,北京市財政局、市教委聯合發佈《北京市市級財政支援學前教育事業發展補助資金管理使用實施細則(修訂)》,首次明確對普惠幼兒園不再分一二三級園差別補助,而是均按每人每月1000元給予生均定額補助。
  • 2023/10/27 股價: 58.8, 法說會大地因應業績下滑的計畫:
    1.新增海外營運據點
    • 2023/09於菲律賓克拉克正式取得營業執照
    • 推廣Dadi-Coach
    • 除中國大陸外,已確定會進入台灣 日本 韓國 越南等鄰近地區
    2. 強化非學科課程
    • 線上英文一對一家教 (Hi-Tutor)、美學 (Otto2)、音樂 (iFunote)
    3. 加強客戶開設三歲以下托育服務
    • 符合中國大陸政策
    • 輔導客戶取得相關證照及培訓
  • 2023/08/28 股價: 80.5, 第2季綜合損益表,每股虧損0.09元, 太慘了..開始季虧損! 算一下EPS應該會持續下跌股價

大地-KY拓海外業務 赴菲設立美語教育基地

MoneyDJ新聞 2024-12-03 09:02:17 記者 萬惠雯 報導
  大地-KY(8437)新增海外營運據點,推廣Dadi-coach服務並成立美語校園,公司表示,因應中國國內幼兒園市場的困境,大地-KY也往海外發展,選擇在菲律賓的克拉克設立海外據點,提供教育產品以及輸出。
  在產品比重部分,以前10月來說,幼教用品占比重55%、顧問服務占35%、軟體服務與銷售約占10%;大地-KY第三季營收8089萬元,毛利率51%,稅後獲利1460萬元,每股獲利0.31元,累計前三季每股虧損0.42元。
  大地提供的Dadi-Coach產品,主要是輔導培訓以及指導伴讀老師,但主要的教學還是透過大地-KY英文學習APP「ABCmouse」,學生在使用APP上遇到的任何問題,則可以有Coach可以聯絡輔導或伴讀,一個Coach可以伴讀很多學生,大地-KY透過推廣Dadi-Coach業務,創造輔導收入。
  大地表示,選擇在菲律賓克拉克做為發展Dadi-Coach產品的地點,因克拉克過去為美軍基地,可提供美語師資的資源,另外,克拉克也作為美語校園的營運基地,主要係當地也成立經濟特區,所以在成本上較有優勢,可在此做教育產品以及輸出。
  除此之外,大地-KY也在台新增營運項目,成立Otto2藝術美學百貨專櫃,在台北/新北/桃園/高雄有設點,利用遊戲探索的方式創作,包括黏土或繪畫,環境舒適,讓家長以及孩子可以近距離接觸美學教育。
 

普惠幼兒園入園常見問題

日期:2024-06-13 17:24 來源:首都之窗
  什麼是普惠性幼兒園?
    普惠性幼兒園是經區教委認定的、保教費不高於900元/月的幼兒園。
  什麼是普惠性社區辦園點?
    各區根據《北京市學前教育社區辦園點安全管理工作基本要求(試行)》(京教學前〔2017〕4號)、《北京市普惠性幼兒園認定與管理辦法(試行)》(京教學前〔2019〕2號)的文件要求,依託街道和鄉鎮,盤活轄區內的閒置資源,設立一批接收3—6歲兒童接受保育和教育的社區辦園點,豐富辦園形式,提供多樣化的學前教育服務,其中享受政府補助,提供普惠服務的社區辦園點為普惠性社區辦園點。
  孩子幾歲能夠入普惠性幼兒園?普惠性幼兒園入園的要求是什麼?   滿三周的幼兒可以入普惠性幼兒園。以2022年入園為例,2019年8月31日前出生的適齡幼兒可以按照幼兒園的報名時間,登記入園。學前教育是非義務教育,總體按照“就近、就便”的原則,由區教委統一制定,幼兒園細化。家長們注意關注周邊幼兒園的招生資訊,以免錯過報名時間。
  普惠性幼兒園如何開展招生工作?
    普惠性幼兒園招生工作將按照市區有關文件要求,按照就近就便原則,招收符合條件的年滿3周歲的適齡幼兒入園,具體條件由各區教委制定。
  普惠性幼兒園是如何收費的?   普惠性幼兒園包括公辦園和民辦普惠性幼兒園。保教費不超過每生每月900元標準。
  普惠性幼兒園是否收取贊助費?
    幼兒園可按照國家和本市規定,向幼兒家長收取保育教育費、住宿費和代辦服務性收費。保育教育費指幼兒園向幼兒提供保育教育服務,向幼兒家長收取的費用。住宿費指幼兒園向在園寄宿的幼兒提供住宿服務,向幼兒家長收取的費用。代辦服務性收費指為保證幼兒保育教育正常開展,由幼兒園或其他單位提供必備服務,並由幼兒園收取或代收代付的相關費用。除保育教育費、住宿費和代辦服務性收費外,幼兒園不得向幼兒家長收取其他任何費用。幼兒園不得以開辦實驗班、特色班、興趣班、課後培訓班和親子班等特色教育為名,在保育教育費以外向幼兒家長另行收取費用,不得以任何名義向幼兒家長收取與入園掛鉤的贊助費、捐資助學費、建校費、教育成本補償費等費用。幼兒園不得收取書本費。
  雙職工家庭無法按時接送孩子,普惠性幼兒園是否可以提供晚接服務?
    幼兒離園後,教師需要進行班級衛生消毒整理等工作,是否提供延時服務由幼兒園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根據《北京市幼兒園收費管理實施細則(試行)》(京發改規〔2012〕4號)規定,幼兒園正常工作時間(7:30—17:30)以外時間,可收取延時服務費。
  普惠性幼兒園是否可以開設學前班?
    根據《教育部關於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教基廳函〔2018〕57號)的規定,幼兒園不得開設學前班。幼兒園教育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注重習慣、興趣和學習品質的培養。拼音、計算等知識性內容屬於小學階段的學習內容,幼兒園不得提前教授小學內容。
  希望普惠性幼兒園能夠教授拼音、寫字等內容,為以後上小學打好基礎?
    普惠性幼兒園要按照國家要求辦園。中文拼音、寫字、計算、英語等內容屬於小學課程內容,幼兒園不能提前教授,不符合3-6歲幼兒年齡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幼兒園的教育是按照《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和《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等文件要求,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注重習慣、興趣和學習品質的培養。同時在幼小銜接方面,即為上小學打基礎方面,教育部發佈了《關於大力推進幼兒園與小學科學銜接的指導意見(教基〔2021〕4號)》,各幼兒園都會有相應的活動,為幼兒入小學做好身心準備、生活準備、社會準備和學習準備等全面準備。
  普惠性幼兒園裝修後,擔心孩子受裝修氣味的影響,怎麼保證孩子的身體健康?
    根據《北京市教育委員會關於加強中小學室內裝修改造管理工作的通知》(京教建〔2017〕1號)中規定,裝修、改擴建項目竣工後,幼兒園應委託專業部門對空氣品質進行檢測,確保空氣品質要符合國家有關標準,方可開園。幼兒園日常室內通風換氣工作,尤其是冬季要儘量利用幼兒室外活動時間打開門窗,保證室內空氣新鮮、流通。同時,要定期對室內空氣進行消毒。
  困難家庭入普惠性幼兒園有什麼優待政策?
    根據《北京市財政局 北京市教育委員會關於印發〈北京市學前教育資助管理辦法(修訂)〉的通知》(京財教育〔2018〕2025號)規定:一、持有民政部門核發的《北京市城市(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領取證》、《北京市城市居民生活困難補助金領取證》、《農村五保供養證》、《北京市特困人員救助供養證》和《北京市低收入家庭救助證》的適齡兒童。二、持有民政部門核發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烈士證明書》的烈士子女。三、持有民政部門核發的《兒童福利證》的適齡兒童。四、持有殘聯發放的《殘疾人證》的殘疾兒童。符合以上資助條件的在園兒童免交保教費(最高不超過同級公辦幼兒園收費標準)。
  英烈子女入普惠性幼兒園有什麼優待政策?
    根據《北京市財政局 北京市教育委員會關於印發〈北京市學前教育資助管理辦法(修訂)〉的通知》(京財教育〔2018〕2025號)規定,持有民政部門核發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烈士證明書》的烈士子女免交保教費(最高不超過同級公辦幼兒園收費標準)。
 

公開資訊觀測站重大訊息公告 大地-KY股利:現金1元

2024/03/07 18:56
(8437)大地-KY-董事會決議股利分派
1. 董事會擬議日期:113/03/07
2. 股利所屬年(季)度:112年 年度
3. 股利所屬期間:112/01/01 至 112/12/31
4. 股東配發內容:
 (1)盈餘分配之現金股利(元/股):1.00000000
 (2)法定盈餘公積發放之現金(元/股):0
 (3)資本公積發放之現金(元/股):0
 (4)股東配發之現金(股利)總金額(元):47,851,070
 (5)盈餘轉增資配股(元/股):0
 (6)法定盈餘公積轉增資配股(元/股):0
 (7)資本公積轉增資配股(元/股):0
 (8)股東配股總股數(股):0
5. 其他應敘明事項:無
6. 普通股每股面額欄位:新台幣10.0000元

中國一年消失5610所幼兒園 是壞事也是好事?

撰文:外部來稿出版:2023-11-22 19:30
根據教育部發布的2022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全國共有幼兒園28.92萬所,比上年減少5610所,下降1.90%。學前教育在園幼兒4627.55萬人,比上年減少177.66萬人,下降3.70%。其中,普惠性幼兒園在園幼兒4144.05萬人,比上年減少74.16萬人,下降1.76%。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風聲》,作者為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
根據教育部發布的2022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全國共有幼兒園28.92萬所,比上年減少5610所,下降1.90%。(微博)2026年不少小學將面臨生源危機

這一資料已經顯示出幼兒園數量與幼兒園在園幼兒下降。但還不是最嚴重的下滑。

中國2019年、2020年、2021年出生的幼兒比2016年、2017年、2018年出生的幼兒少1444萬。也就是說,到2024年,所有2019~2021年三年出生的幼兒100%進幼兒園,幼兒園在園幼兒也只有3727萬人。

相比2022年在園幼兒4627.55萬人,會再減少900萬幼兒。而幼兒園孩子的減少,會逐漸波及到小學、初中、高中以及大學。按照適齡學生的人數變化,今年將是中國的入學高峰,但到2026年,不少小學就將面臨生源危機。內地少子化等問題愈趨嚴重之際,「三孩政策」的配套措施備受關注。(中新社)有關專家推測,到2035年,中國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將減少3000萬,這其實還是偏樂觀的估計。2035年中國將迎來大學入學高峰,而到2038年,中國大學的招生數,就會超過出生人口數。

人口變化必將帶來教育佈局結構的調整。當前社會輿論普遍關注以下問題:幼兒園和學校會不會出現關停潮?義務教育階段的民辦學校會不會全部退出?

毫無疑問,如果幼兒園和小學,保持現在的班額與師幼比,必然很快就會出現大批幼兒園、小學關停。2022年已經減少5610所幼兒園,已顯現出這種關停趨勢。按減少的幼兒規模測算,中國將有三分之一幼兒園關閉,三分之一幼師需要再就業。是不是一定要「教師大裁員」?

中國現階段的師幼比是偏低的。根據2022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2022年學前教育專任教師為324.42萬人,幼兒園師幼比為1:14左右。而發達國家的學前教育師幼比為1:10~1:7。按1:10的師幼比計算,就是幼兒數量下降到3000萬,中國需要的專任幼師將是300萬,目前的幼兒專任教師並不會多出來。而且這還是只考慮幼兒園只招收3~6歲幼兒的情形,如果允許有條件的幼兒園招收2~3歲幼兒入園,那幼師還依舊短缺。

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也是如此。
根據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2022年,我56人以上大班和超大班1.38萬個,其中,66人以上的超大班373個。據統計,中國普通小學平均班額38人,初中46人。日前一段內地小學生在課室內高聲合唱《孤勇者》的影片在網上瘋傳,更登上微博熱搜。

而發達國家小學和初中的班額在20人到25人之間。顯然,如果降低班額,提高師生比,中國的小學、初中也都無需大規模撤並。
是否讓幼兒園關停、義務教育學校撤並,取決於各地對教育的投入保障水平。到2022年,中國已經實現各級各類教育的普及,但客觀而言,這並非高水平普及。隨著適齡學生減少,如果保持生均撥款標準不變,對教育的投入就將大幅減少,這可減輕政府的支出壓力。然而,這也錯失了實行小班化教學、提高教育質量的最好時機。

學生規模減少一半的背景下,如果保持對教育的投入水平不變,就可把生均經費提高一倍,這會有力改善中國學校的辦學條件,讓學生接受更好的教育,從而緩解教育焦慮,建構生育友好型社會,也可應對未來人口出生增長產生的新的入學需求。為應對人口老化、生育率低迷,內地開放三孩政策。(視覺中國)提防「讓民辦學校退出」的呼聲

隨著社會和時代的發展,受教育者的教育需求更為多元。民辦教育作為公辦教育補充的功能會大為退化,但是,為受教育者提供差異化選擇的功能會進一步強化。

因為即便所有公辦學校都推進小班化教學,也難以滿足所有受教育者的不同需求。依照我國新修訂的《民辦教育促進法》及其實施條例,義務教育階段的民辦學校都要登記為非營利性學校,因此,義務教育階段的民辦學校,從性質上講,也完全屬於公益性。甚至民辦不再是舉辦者屬性,而是一種辦學模式。

如政府向民辦學校購買學位,給予民辦學校和公辦學校一樣的生均經費撥款,其性質就是「公辦」,但採取「民辦」方式,就是為了探索多元辦學模式。

可以說,適齡學生數減少,是中國擴大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質量的契機。過去很長一段時期,中國是根據學生在公辦學校(這裡指的學校都是幼兒園,下同)、民辦學校(幼兒園),來給予生均撥款,非營利民辦學校(幼兒園)獲得一定的生均撥款,是近年來才出台的政策。2022年6月22日,揮旗的畢業生在湖北武漢的華中科技大學參加畢業典禮。根據中國教育部數據,2022年高校畢業生人數將達到1076萬人。(Getty Images)

對於普惠性幼兒園,無論公辦、民辦,政府的生均補助標準是一樣的,家長繳納的學費是一樣的,實現了辦園標準統一、財政補助統一、收費標準統一、教師待遇統一。如2019年1月,北京市財政局、市教委聯合發佈《北京市市級財政支援學前教育事業發展補助資金管理使用實施細則(修訂)》,首次明確對普惠幼兒園不再分一二三級園差別補助,而是均按每人每月1000元給予生均定額補助。

而從教育公平角度看,不論適齡學生在哪所學校、幼兒園,都應該享有一樣的生均撥款。這是實行教育券制度的理論基礎,即所有受教育者都享有相同的國家教育資源,可拿著教育券,選擇不同的學校(幼兒園),由學校(幼兒園)用教育券去兌換財政撥款。隨著社會和時代的發展,受教育者的教育需求更為多元。民辦教育作為公辦教育補充的功能會大為退化,但是,為受教育者提供差異化選擇的功能會進一步強化。(資料圖片)

這可充分保障每個受教育者的權利,也促進學校間的平等競爭。在適齡學生減少後,中國不妨推進教育券制度,來擴大受教育者的選擇權,提升教育質量。
尤其在發展普惠托育與學前教育方面,可探索教育券制度。中國存在托育資源嚴重短缺與學前資源「過剩」的矛盾

當前,中國還存在托育資源嚴重短缺與學前資源「過剩」的矛盾。解決這一問題,應探索推進托幼一體化,讓所有有條件的幼兒園都招收2~3歲幼兒。

據統計,中國目前城市3歲以下嬰幼兒在各類托育機構的入托率僅為5.5%。《「十四五」公共服務規劃》提出,到2025年,努力實現每千人口擁有3歲以下嬰幼兒托位數達到4.5個,即總托位數630萬個。為應對人口問題,內地推出三孩政策。(新華社)

近年來,中國各地還在出台政策,鼓勵社會力量舉辦托育機構。而解決托育學位不足這一問題,合適的辦法是,把幼兒園多出的學位作為托位,為2~3歲的幼兒提供托育服務,《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最佳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決定》提出,鼓勵有條件的幼兒園招收2~3歲幼兒。

當前,實施這一政策的阻力有二,一是托育與學前教育,分屬不同部門管理,這需要形成合力,二是幼兒園招2~3歲孩子的經費問題,這需要加以明確,納入財政預算。可以探索實施托幼券制度,每個適齡幼兒都可領取相同額度的托幼券,選擇幼兒園或托育機構。這就從根本上減輕家庭的養育、教育成本,也讓處在生源困境中的幼兒園,尤其是民辦幼兒園走出辦園困境,為適齡幼兒提供優質的托幼服務。

大地KY 2023年法說會

日期:2023年10月19日 14時
法說會地點:台開大樓19樓1901會議室(台北市重慶南路一段2號)
法說會概述:公司營運概況說明
法說會講稿文件(中文):
https://mops.twse.com.tw/nas/STR/843720231019M001.pdf
法說會講稿文件(英文):
https://mops.twse.com.tw/nas/STR/843720231019M001.pdf

疫情啟動新模式 大地-KY推廣Dadi-Coach新業務

MoneyDJ新聞 2023-01-17 09:52:08 記者 萬惠雯 報導

中國幼教事業廠商大地-KY(8437)2022年幼兒園業務仍受到疫情的影響,展望今年度,大地-KY啟動新業務Dadi-Coach,大地可以招募、輔導以及培訓伴讀老師,透過大地-KY本來的英文學習APP「ABCmouse」平台,擴充輔導業務以及收入,且透過新的學習方式,即便在疫情之下也可維護學生的學習品質。

大地-KY主要的營業包括幼教諮詢、幼教用品以及幼教軟件研發與銷售,占比重分別約49.2%、42.8%以及8%

大地-KY 2022年營收為5.56億元,年衰退2.62%;截至2022年前三季,大地-KY幼兒園客戶約有417家。

大地-KY今年啟動新的業務操作方式,稱為Dadi-Coach,主要是輔導培訓以及指導伴讀老師,但主要的教學還是透過大地-KY的英文學習APP「ABCmouse」,學生在使用APP上遇到的任何問題,則可以有Coach可以聯絡輔導或伴讀,一個Coach可以伴讀很多學生,大地-KY透過推廣Dadi-Coach業務,創造輔導收入。

對於Coach來說,加入Dadi-Coach則可以作為自身創業,包括在職、退休或在學人士,對於有一定英文基礎的人,都可以來成為Dadi-Coach,大地則會給予充份輔導。

目前Dadi-Coach會先在中國以及台灣地區開始推廣,以台灣的部分,大概年後3月就會有一家教育機構加入Dadi-Coach的行列,今年期待擴大Dadi-Coach的陣容。

大地-KY上半年合併獲利1.08億元,每股稅後2.27元

(8437)大地-KY公告本公司董事會通過111年第2季合併財務報告
1.提報董事會或經董事會決議日期:111年08月23日
2.審計委員會通過日期:111年08月23日
3.財務報告或年度自結財務資訊報導期間起訖日期(XXX/XX/XX~XXX/XX/XX):111/01/01~111/06/30
4.1月1日累計至本期止營業收入(仟元):266,385
5.1月1日累計至本期止營業毛利(毛損) (仟元):210,279
6.1月1日累計至本期止營業利益(損失) (仟元):170,074
7.1月1日累計至本期止稅前淨利(淨損) (仟元):137,828
8.1月1日累計至本期止本期淨利(淨損) (仟元):108,429
9.1月1日累計至本期止歸屬於母公司業主淨利(損) (仟元):108,429
10.1月1日累計至本期止基本每股盈餘(損失) (元):2.27
11.期末總資產(仟元):3,654,664
12.期末總負債(仟元):1,079,847
13.期末歸屬於母公司業主之權益(仟元):2,574,817
14.其他應敘明事項:無

切入中國幼教市場 F-大地董座:我是正港台灣人!

2015/04/15 20:04
〔記者張慧雯/台北報導〕國內第一檔幼教股即將於5月上櫃,掛牌價暫定約90元。F-大地(8437)董事長程鈦坤最早在青商會認識象山集團創辦人江道生,繼而進入幼稚園市場,1987年在台北創立「大地幼稚園」後,2000年開始在中國切入幼教管理與諮詢顧問市場,他認為「選對市場、站對位置」是成功的關鍵,目前已與223家幼稚園簽約,今年還將增加30家幼稚園諮詢顧問契約,期待2017年在中國擁有300家幼稚園的合約,有信心今年營收挑戰兩位數成長,去年每股稅後盈餘(EPS)高達7.19元。

「我是正港台灣人啦!」程鈦坤笑著說,當年認識江道生後,就協助經營幼稚園業務,自己也很有興趣,於是在台北市成立「大地幼稚園」,只不過,1989年當上幼教協會總幹事時去中國考察,發現中國市場經營幼稚園的方式和台灣不同,每個小區都必須成立一所幼稚園,而小區里住著2000-3000位居民的小孩都會在這個幼稚園上課,因此,客源沒問題、師資也沒問題,仗著台灣的教育軟體水準高、也比較有資金,1993年就決定進攻中國市場。

而大地幼教在中國是以提供幼教管理諮詢服務領域,藉由豐富、領先的幼教資源與顧問經驗,能針對不同校園的需求,提出各式資源配置組合方案建議,就連校舍規劃設計、內外環境裝修裝飾,開辦初期的招生推廣、師資培訓、教材課程、幼教用品、後勤管理,幼兒園的持續營運和發展等各個方面,都具備一整套專業而精細的指導方案和執行團隊。

桂盟 Kmc 5306 鏈條龍頭全球市佔第一 生產製造重心在大陸與越南

這支可以觀察
鏈條龍頭全球市佔第一
資本額不大
目前股價相對合理

心得記錄:

  • 2025/09/17 股價: 88.1元, 桂盟八月營收3.56億元,營收雙減,年減21.65%, 觀望
  • 2025/06/19 股價: 91.5元, 新加坡提供極具競爭力和進入東南亞市場的門戶,全球鏈條製造龍頭桂盟,生產製造重心擺在大陸與越南,面對關稅戰分散風險,今年5月董事會通過設立新加坡子公司,為未來拓展東南亞市場作準備。東協新興市場中最為重要的國家-越南,不僅是WTO成員國,並與多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和雙重避稅協定,且當地自行車供應鏈早已成形,加上今年起自行車與零組件自越南出口歐盟可享關稅優惠。桂盟早在2000年已在越南建廠,鏈條就近供應當地自行車成車大廠,如巨大、美利達都是主力客戶。巨大越南廠也已投產,自行車專業代工廠明係也正積極籌設越南新廠,準備搶食歐盟市場的關稅紅利。觀望
  • 2025/05/21 股價: 103元, 桂盟今年第一季EPS高達3.11元,第一季受惠於產品組合佳,單季毛利率從37%提高到43%,大幅提高6個百分點,挹注本業EPS達1.7元,年增幅約4成,加上認列大陸蘇州太倉廠搬遷補償費利益約新台幣1.78億元,挹注EPS約1.4元,首季獲利因此大幅增長。觀望
  • 2024/07/29 股價: 140.5, 營運漸恢復常態,惟中國市場維持強勁動能, 近一年多來股價其實滿穩定的, 也不跌破100元就漲起來, 觀望
  • 2024/03/04 股價: 151.5, 公布2023年財報,受到自行車產業庫存水位過高,供需失衡影響,去年稅後純益7.42億元,整體獲利較前年衰退69.4%,每股純益(EPS)5.89元, 觀望
  • 2023/05/29 股價: 145.5, 由於桂盟在全球鍊條式站及高所以具有一定程度的護城河, 觀望
    2023/07/30 股價: 240.5, 看月線近年的最高點是2021/07/30附近的240.5元, 疫情期間因為腳踏車成為代步工具需求大增,觀望
    2023/03/31 股價: 70.0, 近年股價最低點是疫情初期, 觀望

自行車業闢藍海 攻泰、星、日 - 分散市場,因應美關稅戰衝擊,加速東協布局

2025.06.16 03:00 工商時報 曾麗芳 自行車業東南亞與歐洲新布局 歐洲、中國大陸、美國,是全球自行車產業的三大主力市場,不過自美國總統川普今年4月掀起全球關稅大戰後,台灣自行車產業重新思考另闢新市場、分散投資風險,除競相進軍越南設廠、搶食歐盟關稅紅利之外,包括泰國、日本、新加坡等東協國家,今年以來已成為自行車廠商擴大布局東南亞的新據點。 根據市場資料,泰國自行車市場年銷規模達200萬台,年產值約1.5億美元,專業自行車通路(IBD)年銷約10萬台,年產值約4,000萬美元。巨大看好泰國自行車市場潛力,繼今年1月在泰國設立全球第15家銷售公司,7月還將開設泰國首家直營店。 目前巨大已在泰國共建立14間銷售通路,期望將泰國打造為東協區域的標竿市場,未來更將以泰國為基地,逐步拓展東南亞市場,目標是成為泰國最大進口自行車品牌,並在當地積極推廣自行車騎行文化。 不僅如此,巨大還努力敲開日本自行車市場大門。據調查,去年日本自行車市場規模達39.86億美元,預估到2033年將成長至44.95億美元。巨大表示,日本市場以低價輕快車為主力,中高階變速自行車還不普及,早期日本每年擁有上千萬台的自行車銷量,單是進口量就達800萬台,屬於量大市場,巨大認為,日本市場值得深耕。 此外,新加坡憑藉相對有利的戰略地位,為外商提供極具競爭力和進入東南亞市場的門戶,加上新加坡政治環境和健全法律制度,為企業提供安全和可預測的環境,吸引越來越多外商進駐。全球鏈條製造龍頭桂盟,生產製造重心擺在大陸與越南,面對關稅戰的考驗,為分散投資風險,今年5月底董事會已通過設立新加坡子公司,為未來拓展東南亞市場作準備。 東協新興市場中最為重要的國家-越南,不僅是WTO成員國,並與多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和雙重避稅協定,且越南是中國+1戰略的主要受益者,且當地自行車供應鏈早已成形,加上今年起自行車與零組件自越南出口歐盟可享關稅優惠,磁吸台廠搶進。 桂盟早在2000年已在越南建廠,鏈條就近供應當地自行車成車大廠,如巨大、美利達都是主力客戶。巨大越南廠也已投產,自行車專業代工廠明係也正積極籌設越南新廠,準備搶食歐盟市場的關稅紅利。

大陸廠搬遷補償費進補 桂盟首季EPS 3.11元、獲利翻倍增

工商時報 曾麗芳 2025年5月12日 自行車鏈條製造龍頭廠-桂盟(5306)集團12日公布第一季財報,合併營收12.75億元,年增逾16%;稅後純益3.92億元,單季EPS高達3.11元,較去年同期的EPS1.21元、獲利翻倍大增!桂盟董事會決議今年第一季每股將配息1.01489元。 桂盟表示,第一季受惠於產品組合佳,單季毛利率從37%提高到43%,大幅提高6個百分點,挹注本業EPS達1.7元,年增幅約4成,加上認列大陸蘇州太倉廠搬遷補償費利益約新台幣1.78億元,挹注EPS約1.4元,首季獲利因此大幅增長。 據悉,桂盟蘇州太倉廠為配合當地的開發規劃,桂盟已與政府簽訂搬遷補償協議,補償金額共計人民幣3.38億元,桂盟將分期認列拆遷補償費利益,等同於獲利大進補! 桂盟12日同時公布4月合併營收4.64億元,年增3.93%;累計前四月合併營收17.42億元,年增13.15%。桂盟12日開盤不久即衝到漲停107.50元、大漲了9.70元。

桂盟:營運漸恢復常態,惟中國市場維持強勁動能

MoneyDJ新聞 2024-06-03 10:50:09 記者 周佩宇 報導
鍊條大廠桂盟(5306)表示,根據研調結果,自行車市場已準備迎來復甦向上,期待今年下半年開始,營運會逐漸恢復常態,預期最慢到2025年初,歐美新車市場也會陸續歸隊,迎來產業正向成長循環。

桂盟提出,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大陸內銷市場維持強勁動能,自行車已成為該區域熱門的休閒運動與社交活動之一,短期間的需求仍在高峰。

非自行車方面,桂盟在摩托車鏈條事業部的發展,將增加印尼公司的生產佈置,來爭取與當地摩托車製造商的合作機會;汽車正時系統結合中國大陸新能源車的發展契機,增加市占與產品項目;車庫門系統部門,也會擴大與客戶合作,繼續保有市場領先地位。

關於產能規畫,桂盟在25年前就到越南建廠,過去主要製造機車鏈條,也有少量自行車鏈條,營收則佔個位數百分比,不過,因面對客戶多地出貨供應需求,桂盟將會規劃增加越南廠區的生產品項來因應客戶的需求。

此外,桂盟董事會也通過蘇州子公司的搬遷補償協議,為配合當地政府整體開發佈局規劃,桂盟與當地政府將會簽訂搬遷補償協議,補償金額共計人民幣3.38億元。桂盟也將會在鄰近地點設置更高效生產線,以服務當地的市場需求。

桂盟在中國第二處生產基地太倉廠搬遷獲15.45億元補償

鉅亨網記者張欽發 台北 2024-05-31 18:39
全球最大金屬條廠桂盟 (5306-TW) 在中國第二處設立的廠區蘇州太倉廠,配合當地政府整體開發布局規劃,桂盟與當地政府將會簽訂搬遷補償協議,補償金額共計人民幣 3.38 億元 (約 15.45 億元新台幣),將在今年起陸續動遷,桂盟表示,將在在鄰近地點覓地設置更高效生產線,供應原有客戶的需求。

桂盟中國大陸的蘇州太倉廠,爲桂盟前進中國大陸後,繼深圳廠的第二處生產基地,設立迄今已逾 20 年,爲進行搬遷,獲人民幣 3.38 億元補償,預計在今年陸續入帳。同時,桂盟在今 (31) 日順利完成股東常會也通過包含盈餘分配在內的所有議案。桂盟董事長吳盈進長特別感謝股東長期以來的支持,面對 2023 年自行車行業庫存修正的逆風以及多變的國際情勢,企業風險控管與產銷調節成為首要之務。桂盟去年營收 47.3 億元、稅後純益 7.4 億元,每股純益達 5.9 元。

桂盟總經理吳瑞章表示,自行車行業自 2022 年開始的歐美市場庫存修正逐漸進入尾聲,慢慢由谷底翻升恢復正常;而中國大陸內銷市場也接棒前進,自行車已成為熱門的休閒運動與社交活動之一,短期間的需求仍在高峰。展望未來,大陸內銷市場依舊強勁,最慢 2025 年初歐美新車市場也將陸續歸隊,未來幾年的自行車產業是值得期待的。

桂盟面對客戶多地出貨供應需求,桂盟在 25 年前已在越南建廠,也將會運用集團資源,增加在越南廠區的生產品項來因應客戶的需求。此外在摩托車鏈條事業部的發展,將增加印尼公司的生產佈置,來爭取與當地摩托車製造商的合作機會;汽車正時系統結合中國大陸新能源車的發展契機,增加市占與產品項目;車庫門系統部門,也會擴大與客戶合作,繼續保有市場領先地位。

吳盈進表示,桂盟在面對永續議題,有二個重要工作,一是致力於產品的減碳生產,二是鼓勵與促進自行車活動,藉此在永續發展的浪潮之下,可以維持高度競爭優勢。根據我們對的自行車行業的調查研究,市場已逐漸恢復正常,最困難的時刻已過,行業就要迎來復甦向上的趨勢;桂盟將以自行車鏈條為核心推出一系列一站式產品線來滿足市場的需求,對於未來幾年的公司營運,應該是值得期待。

桂盟認為,2024 年下半的業績表現將優於上半年。

桂盟:上半年是鏈條廠谷底 觀察自行車廠庫存消化

2023/4/12 18:20(4/12 22:11 更新)
桂盟國際發言人陳泳仁(左)12日在台灣證券交易所舉辦的「疫後復甦展望」主題式業績發表會表示,因自行車廠消化庫存,大減新車製造量,今年上半年將是鏈條廠產業谷底。中央社記者潘智義攝 112年4月12日

(中央社記者潘智義台北12日電)全球最大自行車鏈條廠桂盟國際發言人陳泳仁今天表示,因自行車廠消化庫存,大減新車製造量,今年上半年將是鏈條廠產業的谷底,關鍵是下半年自行車廠庫存能否有效消化。

陳泳仁在台灣證券交易所舉辦的「疫後復甦展望」主題式業績發表會指出,觀察自行車大廠的財報,可知庫存大約在60天,自行車大廠巨大、美利達最新公布3月營收大幅成長,主要仍是賣出庫存產品的營收,因缺乏新自行車銷量,無法有效支持鏈條廠的營運,所以上半年會比較辛苦。

他坦言,今年首季的表現恐怕將是全年的寫照,但今年鏈條廠業績不好,明年卻可在自行車廠庫存消化後,新製造自行車數量料將大增,帶動鏈條廠營運可望明顯拉升。

展望自行車市況,陳泳仁樂觀表示,即便自行車廠現在賣的是庫存,但代表終端市場有需求,因此只要庫存消化之後,新車製造銷售仍會為鏈條廠帶來大量商機。

他強調,目前仍可依賴毛利好的高階自行車種,如電動輔助自行車帶動業績。

對於投資人提問,自行車大廠因庫存嚴重,影響現金流,桂盟股利採每季配做法是否影響手中現金運用,陳泳仁直言,採季季配發放股利,並不影響手中現金,近期現金存量高達新台幣36億元,比2019年的現金存量26億元還高。(編輯:楊凱翔)

Intel的困局:技術差距與IDM模式的矛盾

 


Intel的困局在於自己的製造能力無法真正在技術上超越台積電, 而TSMC CEO曾說過N3P領先intel至少三年,這樣的差距讓intel必須在這個困局內持續地掙扎著,為什麼說持續掙扎呢?首先必須知道intel是個IDM一條龍的半導體公司, 晶圓設計至晶圓製造都自己一手打理(雖然目前在晶圓設計方面開始全委託TSMC代工), 如此一來會有許多矛盾的地方:

1: 晶圓設計部門不能自在地選擇對自己產品最好的晶圓製造廠,必須遷就intel foundry 的製程來製造產品, 如此一來會逐漸在產品失去競爭力


2: 晶圓製造部門因為沒有被切出去成為獨立公司, 所以競爭者e.g Nvidia, AMD 不可能下單給intel製造, 這麼開誠佈公地把產品設計圖還有每個細節揭露給intel知道


3. 雖然說美國政府希望半導體自己生產, 目前看來的辦法只有美國強迫客戶公司下單給intel foundry, 但我想如果我是競爭者公司我至少會要求Intel要分拆成為兩個獨立公司, 製造與設計分開, 如此才能保障未來產品的內容隱密性

但...說到底, 還是要intel有能力為別人代工, 目前看來還都只是為intel自己內部intel產品製造代工


相關個股

易春木Blog: 美股筆記 - INTL 英特爾 x86 筆電龍頭, 在Data Center, GPU與晶圓代工被圍攻 落後對手


Intel的困局:技術差距與IDM模式的矛盾

Intel,作為一家IDM(Integrated Device Manufacturer)模式的半導體公司,在晶圓設計至製造的整個鏈條中均自掌管理。然而,面對著台積電在技術上日益擴大的領先差距,尤其是TSMC CEO所言的N3P工藝至少領先Intel三年的情況下,Intel正掙扎於如何突破困局並重新獲得競爭力。


技術與IDM模式的矛盾

1. 晶圓設計受限於過程:

Intel的IDM模式明顯地限制了其晶圓設計部門的選擇自由。即便某種製程技術可能適合於新產品開發,由於必須使用Intel自家foundry的過程,相較於市場上台積電等公司的技術,產品的競爭力逐漸削弱。這種內部的限製成了Intel無法很快突破現有技術瓶頸的一大原因。


2. 競爭者的信任問題:

Intel的晶圓製造部門未被切割為獨立公司,使得像Nvidia和AMD這樣的競爭者無法放心地將製造訂單交給Intel。製造與設計一體的結構下,開誠佈公地與Intel分享產品設計圖與細節,明顯使得競爭者心存顧慮,令Intel難以擴展其代工訂單。


外在壓力與可能的變革

美國政府希望在內部強化半導體生產能力,以滿足國家安全和供應鏈獨立的需求。然而,單憑政府強迫客戶公司下單給Intel foundry,可能難以從根本解決技術差距問題,並且有違市場公平和競爭的原則。


競爭者可要求Intel考慮分拆其設計與製造部門,以保障未來產品的內容隱性及促進合作可信。這種分拆不僅能迎合市場需求,還有希望讓英特爾在代工領域獲得一席之地。然而,前提需要Intel具備足夠的製造能力和競爭優勢,才能真正成為他人的代工選擇。


目前,Intel主要為其自身產品進行晶圓製造,如何在全球半導體代工市場中獲得更多競爭者的青睞,是其面臨的一大挑戰。需要技術上的突破和模式的革新,才能真正讓Intel在代工領域具備競爭力。而在IDM模式下的這項變革,可能是確保Intel長遠發展、重返市場領先地位的關鍵步驟。

Intel的困局不僅是技術上的,也是戰略模式的。一方面需要快速技術追趕,另一方面則需要在公司架構上做出彈性調整。無論如何,這些變化可能需要時間和決策上的勇氣,非常值得業內人士繼續關注和深入探討。




2025/09/04

透視2025 中國大閱兵:表面強大與內在挑戰

中國的大閱兵, 聽說人數很多很浩大, 但側面了解下會不會其實是表面上的強大, 經濟能否回穩更加重要, 因為民生經濟強才能支持整個社會向前邁進更加發展, 中國的AI發展半導體發展 新能源車的領域, 以及傳統產業的水能鋼鐵, 還有房市, 進一步影響消費者意願以及教育資源投入狀態, 加上中國大國所以每項發展都須考慮才能讓大牛轉身, 而目前與美國對抗的狀態下能否持續進步,還是會被美國阻擋呢? 對於亞洲各國要如何應對之類 為什麼要關注大陸經濟 因為大陸如果經濟活絡 相關產業台灣廠商也能受益 

相關個股:
易春木Blog: 理財存股筆記《榮成1909 亞洲工紙前四大》依賴中國廢紙原料與工紙價格

  透視中國大閱兵:表面強大與內在挑戰 
中國的大閱兵向來以其宏大的規模和精銳的隊伍吸引全球關注,象徵著國家軍事力量的展示。然而,在側面分析這些閱兵的背後,許多人開始思考,是否只是表面上的強大?中國當前所面臨的經濟挑戰,尤其是在與美國對抗的局勢下,將如何影響這個正在崛起中的大國的發展軌跡? 

  經濟穩固:真正的力量來源 
軍事力量固然重要,但民生經濟的強大更能決定一個社會的未來走向。經濟是支持社會穩定和發展的根基,只有在經濟領域取得穩固的基礎,才能確保軍事和技術的持續投資和創新。 中國的經濟結構正經歷調整和轉型,從傳統產業到新興產業,都需慎重應對。房地產市場的起落進一步影響消費者的購買力和信心,同時也影響教育資源的投入狀況。如何在經濟和軍事間保持平衡,是中國長期面臨的挑戰。 


  科技發展的雙面刃 
在人工智慧和半導體發展方面,中國已取得顯著的進步,同時在新能源車領域也展現出強勁的成長動能。然而,這些領域的發展需要高額投資和技術突破,尤其是在與美國科技的競爭中,更有壓力。 傳統產業如水能、鋼鐵仍是經濟的基礎部分,但它們也面臨轉型的必要,以適應全球綠色轉型的趨勢。如何在傳統和創新間找到發展的永續路徑,是中國維持全球競爭力的重要環節。 


  國際對抗與合作的矛盾 
與美國持續的對抗態勢,使得中國的發展面臨一定的外部阻力。然而,能否在這種環境下繼續實現內部的持續進步,甚至突破美國的技術和市場壁壘,是全球目光關注的重點。 同時,亞洲各國也在觀察和調整與中國的經濟和政治關係。中國經濟若能保持活力,不僅對自身有利,也可以透過產業鏈影響鄰近國家如台灣的經濟發展。台灣廠商參與中國的相關產業可望受益匪淺,因此關注大陸經濟狀態對亞洲各國都顯得至關重要。 


 中國經濟的活躍狀態不僅影響自身,也支撐著整個亞洲的經濟生態。在全球化的脈絡下,任何一國的經濟變化都可能引發廣泛的連鎖反應。中國若能在面對挑戰時理智調整、穩定發展,將不僅加強自身的實力,也將成為週邊國家在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夥伴。在這樣的動態中,中國如何實現“大牛轉身”,值得每個關注國際關係的人深思。

2025/08/11

美股筆記 - INTL 英特爾 x86 筆電龍頭, 在Data Center, GPU與晶圓代工被圍攻 落後對手

曾經的半導體製造傳奇公司, 這十幾年來逐漸走下坡, 被很多公司挑戰, 故事還在發展, 股價也偏弱, 但仍有許多人關注這支股票是否能低價建立部位, 觀察留意! (本文來源為公開資訊屬各大新聞所有: 鉅亨網, 經濟日報, 工商時報, Yahoo新聞, 財經新聞雜誌 ..etc)

https://www.tipranks.com/stocks/intc 股價

Annual Reports :: Intel Corporation (INTC) 年報

  • 2025/08/11 股價19.95, 英特爾CEO要前往白宮與美國總統會面討論美國晶片製造等相關議題, 因為兩天前Trump放話CEO應該立刻離開intel, 這一動作主要是因為兩方之間的衝突, Intel說如果14A沒有客戶的話很難繼續研發先進製程的晶片製造技術, 而美國政府應該無法接受晶片製造完全委託他國製造, 這樣的兩難是必須要共同討論, 觀望
  • 2025/04/01 股價22.49, 英特爾(INTC.US)2025Q1電話會:全年總資本支出目標下調至180億美元
    觀望
  • 2025/04/01 股價22.71, 新任CEO上任後股價一度上漲至25元附近, 畢竟空缺CEO讓公司沒有方向感不是好事, 新CEO至少會帶來新的目標, 但因為短期獲利還沒跟上, 股價下滑也是意料中事, 而最近的年報也透漏intel目前狀態。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辦的Intel Vision 2025活動上,新任Intel執行長陳立武重申18A製程技術推進狀況,強調此製程技術將會在今年下半年大規模量產,並且率先用於代號「Panther Lake」的筆電處理器,同時也說明已經著手推進下一個14A製程節點,更強調將透過擁抱軟體優先思維、人工智慧驅動系統設計,以及目的導向矽技術發展擁抱新發展。觀望
  • 2024/12/05 股價21.96, 股價進一步下跌, 表示市場對於英特爾突然更換執行長不買單, Intel新CEO未必會很快上手且處理公司各大部門內部運作, 估計股價進一步走弱, 但可以確定的是在晶圓製造技術跟不上台積電的下一代產品(Xeon與Panther lake)競爭力還是會落後主要x86競爭對手AMD, 而股價的下滑對於長期的投資者可能是好事, 畢竟x86只有Intel與AMD兩者相互競爭的市場, 當Intel切割晶圓製造後不用每季去負擔工廠的虧損, 加上不再被綁架自家製造而使用TSMC製程, 市占率應該會回升。除非ARM CPU取代x86, 觀望
  • 2024/12/03 股價23.93, 英特爾執行長季辛格(Pat Gelsinger)被董事會離職, 近幾個月來,董事會討論了一系列可能性,例如私募股權交易,甚至拆分英特爾工廠和產品設計業務。但基辛格反對分拆公司,而是專注於恢復英特爾技術優勢並成為外部客戶客製化製造商的計畫。觀望
  • 2024/11/20 股價24.2, 英特爾計劃在亞利桑那州的 Fab 52 和 Fab 62 工廠原定於 2024 年完工,但預計推遲到 2024 年底或 2025 年初才開始運作。俄亥俄計畫投資 200 億美元,由於市場低迷,美國政府的補貼遲遲沒有發放,計畫面臨的困難還要更大一些。按照原定計畫,俄亥俄廠將於 2025 年開始投產,現在看要到 2026-2027 年才能完工,2027-2028 年才能進入商業營運。
  • 2024/10/01 股價22.63, 為什麼美國要扶植Intel? 答案是美國需要一家可以製造先進製程晶片的美國本土公司, 因為國防安全機密這種事情太敏感了. 專家警告美國軍用晶片供應面臨嚴重危機提到: 美國國防部被迫依賴FPGA元件,是因為找不到像是台積電或三星(Samsung)那樣的大型晶圓代工廠,為其武器系統生產客製化ASIC, 目前台積電是應用於包括F-35戰鬥機、導彈與指揮控制設備等美國國防部武器系統之FPGA元件──包括來自Altera (EETT編按:已被Intel收購)與Xilinx (EETT編按:已被AMD收購)──與其他晶片的主要生產者。觀望
  • 2024/09/26 股價23.92, 持續小漲但仍在谷底區! 但從下圖可以看到在20元區買盤開始願意承接, 量有放大, 表示多一批人覺得股價合理可買進, 英特爾採 intel 18A 製程生產 Clearwater Forest Xeon 處理器亮相提到: 英特爾已將重點完全轉向 intel 18A 節點製程技術,這使得英特爾的晶圓代工服務 (IFS) 在先進製程上也將一切賭注押在 intel 18A 的發展上,這推出首款晶片的時刻,無疑的將成為該公司歷史上的關鍵時刻。而且,不僅是 Clearwater Forest Xeon 伺服器處理器,Intel 也計劃發表採用箱銅製程的 Panther Lake 處理器,使得在消費型產品上也進入 intel 18A 節點製程的時代。
    看起來CEO回歸之後的Intel在製程的確有長足的進步, 有接近台積電, 但下一關的問題-晶圓代工的良率與成本, 這個部份如果追不上台積電, 也不要距離太遠, 能夠成為美國純血統的企業, 美國會加大支持力道, 有點像石油, 美國最終也實現油頁岩美國本土生產(天下雜誌說-從2009年開始,美國的頁岩油革命,對全球的石油生產和地緣政治角力,造成了重大的影響。它讓美國從原油的進口國,成為出口國。也讓美國在面對OPEC和伊朗、委內瑞拉的石油生產國的時候,有更強力的話語權。), 並致力降低成本, 觀望!
    (圖源: HiStock, Inc. 嗨投資)
  • 2024/09/18 股價21.47, 小漲但仍在谷底區! 執行長基辛格 (Pat Gelsinger) 今 (17) 日宣布,英特爾將進行 40 多年來重大轉型,其中一項改革即是將代工業務設為獨立子公司,不僅擁有自己的董事會,也為引進外部資金鋪路; 並宣布擴大與 AWS 合作,除了已宣布的 Intel 18A 以外,未來技術合作也將延伸至 Intel 18AP 與 Intel 14A。 英特爾接下來將加強和簡化英特爾的產品組合,進一步「降本增效」;將延後德國和波蘭建廠計畫兩年;工廠對外擴張的計劃也會進行調整和暫停;目標今年年底裁員 15000 人,目前已經完成了一半以上。觀望! 經濟日報/英特爾確定要讓晶圓製造事業獨立為子公司 盤後大漲8%
  • 2024/09/06股價19.45,
    收入 Revernue 近年逐漸下滑, 資本支出上升許多 Capital Expenditures For Intel Corporation (INTC) (finbox.com)
    而Intel 18A製程真的那麼不堪嗎? 被博通退片, 仔細想一下Intel目標是在2025年才會完整18A的量產水平, 換句話說目前仍在開發燒錢階段, https://www.fool.com/investing/2024/09/05/is-intels-foundry-business-in-trouble/ 的確目前現金流拮据, 但18A若在明年正式達到量產水準, 至少可以相匹配TSMC台積電2~3nm等級的功耗, 但成本應該還是比台積電高, 屆時應該可以逐步往上走, 觀望!
  • 2024/08/18 股價20.87, 持續股價低迷,反壟斷調查Nvidia and Microsoft 在2024/04開始,通常四五年會有結果! 根據周三 (7 日) 公開的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 (SEC) 文件,英特爾的股票在最近期財報發布後承受巨大壓力,而基辛格在周一以接近每股 20 美元的價格,購買了大約 25 萬美元 (約新台幣 812 萬元) 的股票。不過,基辛格一向習慣在財報後買進價值約 25 萬美元的股票,包括在獲得華爾街積極反應的財報發布之後。VerityData 分析師在給客戶的報告中表示,「基辛格購買股票並不代表行為的改變或是有意義的事件。他已經連續 12 個季進行了這樣的購買行為,而且這次買入的規模並非不尋常。」
  • 2024/08/19 網友分析第三季暴雷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91&t=7004367#90174835
  • 2024/08/14 歷任Intel CEO介紹 https://technews.tw/2024/08/14/intel-ceo-story/

    (Source: TechNews Inc )
  • 2024/05/06 股價30.97, 《Barron’s》報導,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申報文件顯示,Intel執行長季辛格於4月29日至5月1日期間,以平均每股30.85美元的價格買進Intel股票8,100股。季辛格持續加碼購入自家股票,目前持有Intel股票總股數已來到591,090股,包括個人直接持有107,290股,透過信託持有444,400股,另39,400股為透過家族信託持有。
    Intel近年積極發展晶圓代工,但因晶圓廠建置成本極高,代工事業部尚未能創造獲利,成為Intel的「拖油瓶」。4月25日,Intel釋出第一季財報,獲利超出華爾街預期,但第二季財測黯淡,引發當天盤後股價重摔近8%
  • 2023/11/03 股價38.14, Intel CEO基辛格11/01以平均每股36.79美元買進3,400股英特爾股票 + 以每股36.82的均價,買入3,375股。透過基辛格家族信託進行,現在持有25,475股的英特爾股票。CEO基辛格自己直接持有37,722股,並透過其他信託持有更多,FactSet列舉他持有的股數超過50萬股。

    英特爾股價已連續5個交易日勁揚,其中10月27日財報公布後股價飆升9.3%,不過比起2021年締造的68.26美元歷史新高相比,股價仍低了45%。觀望

  • 2022/08/26 股價33.36,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公布的FORM 4文件資料顯示,Gelsinger於2022年8月24日買進14,800股英特爾股票、平均買進價格為33.86美元,直接持有股數升至77,216股、透過信託持有股數為266,530股。

    依據英特爾、Brookfield資產管理公司在今年2月公布的備忘錄協議,雙方將攜手就先前宣布的美國亞利桑那州Ocotillo園區擴廠計畫投資300億美元,英特爾、Brookfield分別出資51%、49%。觀望

  • 2021/10/28 股價53.89, Gelsinger 以 50 萬美元買進 1 萬股英特爾股票,每股平均價格為 49.94 美元。這是 Gelsinger 自 2 月份接任英特爾 CEO 以來首次在公開市場購買英特爾股票。根據他在先前向 SEC 提交的一份報告,Gelsinger 目前擁有 219,750 股英特爾股票。不過,最大手筆的買進來自於英特爾董事 James J. Goetz,他以 100 萬美元購買了 2 萬股英特爾股票,每股平均價格為 49.76 美元。這是他自 2019 年 11 月買進 500 萬美元股票以來,首次再度於公開市場買進英特爾股票。長期董事 Frank Yeary 則是以 50 萬美元買進了 1 萬股英特爾股票,每股平均價格為 49.66 美元,是自 2010 年 10 月以來首次在公開市場購買英特爾股票。伊許拉以 100 萬美元購買 2 萬股,每股平均價格為 48.02 美元,目前共擁有 35,199 股英特爾股票。伊許拉於 2017 年 3 月加入董事會,並於 2020 年 1 月獲任命為董事長,這是他加入英特爾董事會以來首次在公開市場買股票,其他持股是任職獲得的限制股。伊許拉曾任醫療科技公司美敦力 (Medtronic) 董事長兼執行長。董事威斯勒(Dion Weisler)是本次自家股票購買的新買家之一,他以 50 萬美元購買 10,351 股,每股平均價格為 48.11 美元,目前總共持有 27,450 股。威斯勒曾任惠普 (HP) 執行長。另一位董事 Gregory D. Smith 則以 50 萬美元購買 10,440 股,每股平均價格為 47.96 美元,目前共持有 14,793 股,Gregory D. Smith 曾任波音財務長,這是他 2017 年 3 月加入英特爾董事會以來首次公開購買。最後則是董事劉金智潔(Tsu-Jae King Liu)以 48,000 美元買進 1,000 股,平均每股價格為 48 美元。劉金智潔於 2016 年 7 月加入英特爾董事會,目前持有 18,924 股,這是她作為公司內部人士首次公開購買英特爾股票。劉金智潔為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工程學院院長。

    然而 BMO Capital Markets 分析師 Ambrish Srivastava 對英特爾前景感到擔憂,認為英特爾對未來展望過於樂觀。Srivastava 表示,英特爾的獲利「在看到更清晰的復甦路徑之前,可能會有一段時間處於低迷狀態」,並擔心英特爾自由現金流部位的影響。
    觀望

  • 2021/02/15 股價61.81, Pat Gelsinger 回鍋擔任英特爾(Intel Corp.)執行長CEO。觀望
  •  

     

     

     

     

    Intel Foundry晶圓代工部門

    英特爾計畫在2030年成為全球第2大晶圓代工廠的重要一步; 美國正在實現到2030年,將20%晶片留在國內製造的目標。

    聯電與英特爾(Intel)將合作在英特爾美國亞利桑那州廠開發和製造12奈米製程平台,預計在2027年投入生產。

    英特爾延後價值 200 億美元的俄亥俄州晶圓廠,延後至 2026 年底興建完成

    代工部門2023年的營損多達70億美元,遜於2022年、2021年的營損52億美元、51億美元,部分是受到內部營收下滑、進而壓抑獲利潛能的影響。另外,Intel Foundry部門2023年營收也只有189億美元,低於2022年、2021年的275億美元、228億美元。英特爾預測,晶圓代工部門營損有望於今(2024)年觸頂,從現在起到2030年底期間,營益有望達成損益兩平。

    製程

    2021年宣布「四年五節點」的激進目標,分別是:

    • Intel7(ADL/2022)、
    • Intel4(MTL/EUV/2023)、
    • Intel3(Xeon6/EUV/2024/代工)、
    • Intel 20A(ARL/2024)
      *TSMC N3B(LNL/2024)
    • Intel 18A(PTL/Xeon7/2025/代工)。
    • 14A(NVL/High-na EUV/2026)  //*TSMC N2(NVL)
    • 14A-E(High-na EUV/2027)

    2021 年5 月
    英特爾宣布對其新墨西哥州業務投資35 億美元,專門用於先進的半導體封裝,以提高晶片性能和整合度。一項值得注意的技術是Foveros,它支援在封裝內垂直堆疊。

    2021/10
    英特爾在2021年7月表示,將原本的10 奈米 Enhanced SuperFin正名為Intel 7,原先的7奈米正名為Intel 4,之後分別為Intel 3、Intel 20A、Intel 18A。英特爾說明,2022年10奈米製程的Alder Lake、Sapphire Rapids名稱跟進改為7奈米,4奈米製程起將採用極紫外光(EUV)微影技術,3 奈米要在 2023 下半年投片量產,2024 年跨入Intel 20A並逐步量產

    2023年7月
    英特爾宣布,作為美國國防部RAMP-C計畫第二階段的一部分,英特爾代工服務事業部將新增兩位客戶:波音和諾斯羅普‧格魯曼(Northrop Grumman)。隨著RAMP-C計畫進入第二階段,美國國防部的供應商將可以使用Intel 18A製程技術和產業標準的電氣設計和分析工具,加上相關IP來開發和製造測試晶片,為產品設計投片做準備。

    2023/10
    採用極紫外光(EUV)技術的Intel 4製程在愛爾蘭新廠近日量產,包括代號Meteor Lake的Intel Core Ultra處理器

    2024/02
    英特爾(INTEL)執行長基辛格22日首度鬆口,英特爾將擴大下單台積電,將2024年全新推出的二大次世代平台Arrow lake、Lunar lake之CPU Tile(晶片塊)+GPU+ npu 交由台積電N3B製程生產製造。

    2024/04
    目前RAMP-C計畫已經進入第三階段,美國國防部相關供應商已經開始利用Intel 18A生產早期的測試晶片。作為與國防工業基地(DIB)客戶合作的一部分,包括Northrop Grumman、波音、微軟、輝達和IBM等企業,都將與英特爾合作開發Intel 18A晶片技術。

    Intel 18A製程技術是英特爾下一代製程技術,預計將在2024年下半年提前量產。英特爾CEO基辛格先前曾經表示,Intel 18A晶片的整體表現將會優於台積電的2奈米製程。美國國防部微電子工程主管Dev Shenoy指出,美國國防部預計2025年展示Intel 18A晶片的原型生產

    2024/06
    Intel 3在美國奧勒岡廠及愛爾蘭廠已進入量產階段,採納者包括最近發布的Xeon 6處理器「Sierra Forest」及「Granite Rapids」。

    Intel 18A 將用於 Panther Lake 和 Xeon 7 (Clearwater Forest )晶片,兩款產品預計2025年面世。

    2024/08/07
    英特爾(Intel)於8月7日宣布,基於Intel 18A製程的AI PC客戶端處理器Panther Lake和伺服器處理器Clearwater Forest已完成製造,並成功通電啟動作業系統。

    英特爾指出,這一大里程碑在試生產後僅兩個季度內達成,預計兩款產品將於2025年開始量產。英特爾還透露,明年上半年將有第一家外部客戶預計以Intel 18A製程完成試生產。

    代工歷史

    2010年,首次為Achronix提供22nm製程的產品,就開始慢慢在考慮幫別人代工的業務,但一直未獲得大規模訂單。其中,諾基亞N1曾採用了英特爾的行動晶片,但市場反應並不理想。

    2012年開始,PC市場出現了持續的下滑,導致英特爾在產能上出現過剩,晶圓代工廠自家產品的利用率僅為60%。於是,英特爾才決定加大了晶圓代工廠的對外開放

    2013年之時,當時的英特爾CEO科再奇還在英特爾投資者大會上表示,英特爾的晶片代工廠將向所有晶片企業開放。不過,隨後英特爾的開始大舉進軍行動市場,就延緩了這一計劃。

    2015年,英特爾又推出了整合基帶的SoFIA系列晶片,希望進一步向智慧型手機和通話平板市場前進。,這年平板市場這時需求已經下滑,晶片銷售不佳。另一方面,由於補貼撒錢策略,也讓英特爾行動部門帶來巨額的虧損。於是在2016年,英特爾宣佈退出了手機/平板晶片市場。

    2016年8月,英特爾在其開發者大會上宣布,英特爾已與ARM達成協議,獲得了ARM授權,可以代工生產基於ARM Artisan Physical IP架構的晶圓晶片。

    2017年9月,英特爾在北京召開「英特爾精尖製造日」活動,除了推出自己全新的10nm FinFET製程之外,也正式宣布對外開放其10nm FinFET製程的代工業務,此外英特爾還宣布針對行動領域及物聯網市場開放的22nm FFL製程,而在此之前,英特爾的14nm FinFET代工也已經順利開展。而英特爾此舉,這時也被外界認為是要全面進軍代工市場,與台積電、三星、GlobalFoundries爭奪市場。但是,在那個時候,雖然台積電是晶圓代工領域的老大,但在晶片製程上,英特爾依然有其領先優勢。

    2018年,英特爾面臨了10nm良率問題遲遲沒有解決、10nm量產持續跳票的問題,因此14nm和22nm產能嚴重不足,自家產品用了都不夠,也根本無法滿足外部客戶的需求。

    2018年12月,英特爾在 Semiwiki 舉辦的科技論壇上,表示將關閉旗下的客製化晶圓代工業務。

    2021年3月23日公佈稱,將投資200億美元在美國亞利桑那州(Arizona)新建兩個使用最尖端EUV(極紫外光刻)曝光設備的7奈米半導體工廠。其中一棟用於處理器方向,另一棟用於代工(Foundry),目標是在2024年啟動運營。

    晶圓廠產能

    Global Semiconductor Fabrication (intel.com)

    美國廠良率低、成本高

    Arizona (亞利桑那州) //Ocotillo 園區將總共擁有 6 個晶圓廠
    – Fab 22、Fab 32以及Fab 42 : 先前已有
    – Fab 52與Fab 62: 2021/09動工 生產英特爾最先進的製程技術,18a Intel 第一代3奈米製程。原定於 2024 年完工,推遲到 2024 年底或 2025 年初才開始運作。

    英特爾計劃在亞利桑那州的 Fab 52 和 Fab 62 工廠原定於 2024 年完工,但預計推遲到 2024 年底或 2025 年初才開始運作。俄亥俄計畫投資 200 億美元,由於市場低迷,美國政府的補貼遲遲沒有發放,計畫面臨的困難還要更大一些。按照原定計畫,俄亥俄廠將於 2025 年開始投產,現在看要到 2026-2027 年才能完工,2027-2028 年才能進入商業營運。

    Oregon (俄勒岡州) //戈登摩爾公園園區內總計有 5 座晶圓廠
    – D1X : 最新研發中心與先進製程晶圓廠
    – D1A : 80 年代興建的晶圓廠
    – D1B 和 D1C : 均具備 10 奈米製程技術生產能力的晶圓廠
    – D1D : 進行 7 奈米製程技術生產的晶圓廠。

    Ohio One(俄亥俄州1廠) //超級晶圓廠,投入金額280億美元
    按照原定計畫,俄亥俄廠將於 2025 年開始投產,現在看要到 2026-2027 年才能完工,2027-2028 年才能進入商業營運。

    成本較低的愛爾蘭或以色列廠生產服務客戶
    Israel
    Ireland

    EPS

    英特爾 2022 年營收達 631 億美元,較 2021 年下滑 16%,調整後 EPS 為 1.84 美元,遠低於 2021 年的 5.30 美元。

    2024Q2 財報關鍵數據
    營收:128.3 億美元
    調整後 EPS:2 美分

    • 2016 年度 EPS 2.42
    • 2017 年度 EPS 3.16
    • 2018 年度 EPS 4.40
    • 2019 年度 EPS 5.09
    • 2020 年度 EPS 4.98
    • 2021 年度 EPS 4.89
    • 2022 年度 EPS 1.95
    • 2023 年度 EPS 0.40

     

    2025/07/04

    理財筆記- 大成鋼 2027 美國鋁捲板及不銹鋼通路商

    大成鋼(2027)雖然是台灣老闆, 但2017年收購了美國第二大的通路商Empire Resources與Galex,享有鋁產品關稅的豁免權,2018年又收購美國本土的製造商TCI Texarkana,可以視為美國製造之企業。

    產業上、中、下游之關聯性: 

    大成鋼及其子公司為不銹鋼材料、鋁材及扣件通路業,涉及關聯性產業甚多,

    不銹鋼其上游主要原料來源是以金屬煉鋼公司如鋼鐵產業為中鋼、唐榮及 燁興生產的不銹鋼或碳鋼鋼胚,經軋鋼業者進行熱軋、冷軋或抽線成不銹 鋼或碳鋼之鋼板、鋼捲及盤元,經過鋼材通路、加工業或零配件等業者銷售給製造廠商承製產品;

    鋁材係以廢鋁回收煉製為再生鋁合金錠及鋁合金擠型錠(純鋁錠與廢鋁)為金屬工業之上游業者,經加工業生產出鋁鑄造品及鋁鍛造品(鋁板、片、捲、箔、條及線粒),再經過通路銷售給製造廠商承製 產品。

    其國際金屬材料或扣件銷售係經由跨國通路展開分工,與全球其他國家之各種供應鏈通路結成複雜跨國網絡,並形成國際通路業者與當地通路鏈之間的競合關係。整體而言,金屬材料及扣件業之單一廠商產製能力有限,因此產業上、中、下游之關聯性極為緊密,相互依存度較高。而大成鋼集團係是整合亞洲地區供應商提供質優價廉不銹鋼、鋁材及工業扣件,透過本身實體通路及電子商務平台提供歐美零售商、配銷商或二次批發商。






    不鏽鋼: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不鏽鋼食品容器具 Q&A」提到,不鏽鋼是由碳、鐵、鉻、鎳、錳、鉬等元素組成的合金鋼,鉻含量至少要佔10-12%以上。不鏽鋼之所以不易生鏽,正是因為鉻能與氧氣發生化學反應,在不鏽鋼表面形成一層緻密的氧化鉻保護膜,氧化鉻阻隔外界的氧氣,防止不鏽鋼內部鏽蝕。相較於一般鋼材,不鏽鋼的抗腐蝕、耐熱能力也更優秀。(from:親子天下/吳方稜)

    鋁業: 冷軋鋁板(鑄軋鋁板)和熱軋鋁板的差別:
    1.價格:冷軋鋁板製程簡單,價格要比熱軋鋁板便宜。
    2.坯料供給不同:兩者區別在坯料供給不一樣。 熱軋料:鋁錠–熔煉並鑄造成扁錠–銑面–均勻化退火–熱軋成板帶鑄軋料:鋁錠–熔煉–經由鑄軋機軋成板帶 。 相比,鑄軋料生產效率高,但例如像成分偏析、夾雜等缺陷不容易解決,品質不如熱軋料。
    3.生產過程不同:冷軋是有鑄紮機加工成鑄紮卷(8mm厚度)經過冷軋機加工而成,而熱軋是有鋁板錠(400-500mm厚度)加溫,在高溫下由 熱軋機軋製而成;
    4.性能不同:熱軋鋁板表面品質好,同時力學性能以及延展性能較強,氧化效果好,同時加工鋁圓片一般都是鋁板加工而來的,自然也收到鋁板性能的影響;
    5.用途不同:冷軋鋁板多用於模具類,熱軋鋁板適合沖壓拉伸方面。
    6.成品區別: 通常冷軋最終產品的延伸率比熱軋最終產品的延伸率低。 如果是鑄軋態或熱軋態的產品,通常熱軋態的產品表面較光亮。


    心得

    • 2025/09/17 股價37.6 豐田通商入股大成鋼,該公司在2023年攜手富士發條(Fuji Springs)在美國設立FUJIHATSU & TOYOTSU Battery Components, North Carolina LLC(以下簡稱FTBC)、從事車載電池用鋁製電池殼(cell cases)和電池蓋(cell covers)的生產,而此次藉由入股大成鋼,冀望透過TCI建立長期且穩定的供應體制,除滿足以FTBC為主的電池殼需求外、也將滿足其他需求。未來目標是建立一個閉環循環系統(closed-loop system),回收供應商在製造過程中所產生的廢鋁後、作為原料供應給TCI使用。觀望
    • 2025/07/04 股價34.8, 摩根士丹利發表研究報告,指唐山的鋼鐵企業接到通知,受環境原因驅動下,這些企業被要求在7月4日至15日期間從燒結到高爐的全生產鏈減產30%。部分鋼鐵廠已計劃提前進行檢修。唐山6月份的燒結減產已將該市庫存降至非常低的水平,進一步減產可能開始影響鋼鐵產量。 另一方面,國家主席習近平近期主持會議,討論抑制過度競爭和有序退出落後產能。觀望
    • 2025/06/19 股價34.05, 果然上沖下洗好快就回到最初的起點, 沒想到60元還沒到就先回到35元, 而且每月營收的確也沒大增, 所以消息面走完股價回歸基本面也是符合預期。觀望! 大成鋼11日股東會決議配息1.1元。去年EPS達1.53元,遜於2023年。大成鋼解釋,由於2021~2022年塞船塞港,客戶積極拉貨,大幅墊高基期,2023~2024年客戶都在去化存貨、需求降低,對今年展望保守主要原因有二:首先是美國遲遲不降息,對於大成鋼來說成本就無法降減;第二則是川普政策的不確定性,不論供應商或客戶都不敢輕舉妄動,深怕朝令夕改對公司營運造成傷害,商業運轉也因此停滯,客戶即便庫存已經降到嚴重偏低的水位,捕獲的意願仍不高。
    • 2025/03/18: 股價51.5, 川普確定對全球課徵鋼鋁關稅(1、終止所有國家豁免,所有進口鋼鐵與鋁產品將適用關稅不再有任何國家獲得例外待遇。 · 2、提高鋁產品關稅:鋁及衍生品關稅將從10%調升至25%,...etc), 具有在美國在地生產的利多,產品可規避高關稅,法人評估,大成鋼將擺脫2023年以來營收持續年減的問題,今年第一季營收將有高個位數成長,全年EPS有望較去年呈現倍增趨勢, 如果全球鋼鋁進口美國關稅持續維持25%, 對大成鋼的利多可能讓股價挑戰前高60元, 觀望

    • 2025/03/04 股價47.75, 美國商務部2日對德國、印度、印尼、巴西、台灣等18個國家進口鋁板捲做出反傾銷稅終判,其中德國稅率最重高達50%~242%,其次為印度47.92%、印尼32.12%,另台灣為17.5%,此舉推升國際鋁錠價格每公噸達到2,200美元、創2018年6月來新高外,美國鋁板捲市場因嚴重缺貨,價格也將水漲船高。
    • 2025/02/10 股價41.9, 川普這次課徵鋼鐵關稅, 為何台灣鋼鐵個股能受惠關稅呢?因為台灣早在2018年就遭到美國232條款規定調高關稅,進口到美國的鋼鐵製品課徵25%關稅、鋁製品10%關稅,故相較於其他國家,本次台灣只有鋁製品關稅被調高,影響有限甚至可視為利多。尤其對於當地有低價庫存、且在當地鋁捲板市占率高達60%以上的大成鋼來講,短期有非常大的挹注效果, 加上大成鋼從台灣中鋼進口的關稅仍為25%, 但有機會賣出更高價的鋼鐵製品。觀望
    • 2024/11/29: 股價34.7, 為什麼聯準會利率與業績有影響呢? 大成鋼說明: 在2021年尚未升息前,利率約2.5%,連續升息後,利率提升至7.5%,但下游客戶希望財報數字能美觀、利息支出金額能維持相同水準,所以當利率由2.5%提高至7.5%後,客戶需將購買存貨支出減少至三分之一,在過去18-24個月都持續此情況,因此客戶庫存去化並非庫存過多,只是利率過高,導致採購意願降低。
      但是當聯準會於9月份啟動降息循環後,10月初確實有看到客戶買氣回溫,同步帶動10月營收增溫,若利率自7.5%降至4%,客戶就需要多備2個月安全庫存,後續降息循環後全美客人會需要提高安全庫存,創造很大的需求。
      至於美國總統大選部分, 川普當選後,將對幾乎所有來自中國的進口商品再加徵10%額外關稅。另一方面,中國宣布自12月1日起,取消鋁製品13%出口退稅,代表中國鋁製品要漲13%,在中國取消出口退稅後,將使中國鋁製品銷往美國的整體關稅稅率接近50%,已比當初川普競選時提的60%還低。觀望. Fed 紀錄暫停降息現跡 德銀:明年可能按兵不動 | 國際焦點 | 國際 | 經濟日報
    • 2024/07/29: 股價39.5. 川普發言若當選可能美國將提高關稅,包括對國外進口產品課徵10%關稅、對中國更將課徵超過50%關稅;加上要求台灣付保護費,並指台灣拿走了他們全部的半導體工作…等等, 而在美的通路商大成鋼則可透過買賣美國當地鋼鐵產品因應,且在美企業享有可能降稅利多! 美國政府針對中國製造的鋼鐵産品,懲罰性關稅的稅率此前為15%。在前政權執政的2020年,在美中貿易談判達成協定後降至7.5%。直到 2024/05/14拜登宣布, 301條款下的某些鋼鐵和鋁產品的關稅稅率將在2024年從7.5%提高到25%, 觀望
    • 2024/02/21: 股價36.5. 之前法說會上指出,大成鋼以通路銷售(不銹鋼、鋁捲板及螺絲帽扣件)為主,受影響的程度不像製造商那麼大。子公司大國鋼在美的不鏽鋼市占率達6成以上,毛利率一直維持在35%以上,營運表現佳。 在產能擴充布局上,2018年以3.5億美元向美國鋁業併購德州工廠,2021年再投資2.6億美元提高德州廠產能及擴建第二條冷軋產線,2023年12月德州冷軋擴建工程完工,冷軋每個月產能可增加1.3萬噸。另一條熱軋生產線則正在擴建中,預計三年後2025年底完工每月可增加1.8萬噸的產能。
    • 2023/12/20: 股價 39.7, 受到美國升息影響,大成鋼(2027)客戶今年備庫存意願降低,全球經濟不景氣也拖類鋁、鎳等原物料行情。價、量齊跌下,大成鋼今年前三季營收、獲利皆不如去年同期。大成鋼德州鋁捲板廠新拓產能於2023今年底正式投入生產,冷軋產能從1.8億噸提升至最高3.1萬噸
    • 2023/08/28: 股價 35.9 ,上半年EPS 1.55元, 七月股東會表示,根據今年景氣狀況,營運無法與去年相提並論,現階段能做的是按進度執行產能擴充計畫,靜待景氣反轉。公司位於德州的鋁工廠,第二條冷軋產線即將於7月底開工,後續每月產能增加2000噸,總產能將達3.1萬噸。而熱軋線則還在準備中,預計2025年才會出現顯著貢獻。
    • 2022/12/27: 股價42.4元, 大成鋼法說,毛利率短期受原料價格較高、售價卻下滑影響,但原料價格已回落,有利降低生產成本,加上需求逐步回穩、售價回升,都將對毛利率帶來正面挹注。以大成鋼前三季營收比重來看,鋁捲板佔 40%、不銹鋼佔 39%、大國鋼 (8415-TW) 為主的扣件佔 21%;以市場來看,目前大成鋼仍以美國為主要市場,營收比重約 80-85%。而轉投資隆美家居今年雖因處於體質調整階段,預計營運仍處於虧損,但明年佈局效益可望顯現,預計將達損平、甚至小幅獲利。觀望
    • 2022/11/11: 股價37.75元, 大成鋼入主呈現虧損的隆美公司, 當年是為了旗下的百葉窗品牌「百麗樂」物色合作夥伴,參與隆美的實際經營後發現,決定擴大經營模式,希望提供一條龍的服務,讓消費者不用四處奔波就可以完成成家的「全室裝修」。
    • 2022/08/29: 股價39.45元, 去年每股稅後盈餘(EPS)5.76元,而上半年財報每股純益5.04元, 觀望
    • 大國鋼併購vertex
      https://amp-news.cnyes.com/news/id/4746774

    • 2021/06/29: 股價57.9元, 漲停, 美國基建部分已達成協議, 加上俄羅斯預計自8月1日起到年底對鋼鐵、鎳、鋁、銅等出口課徵至少15%臨時稅率,刺激金屬價格走升, 觀望
    • 2021/06/21: 股價43.8元, 2021年大成鋼將迎來大爆發?從產業背景剖析利多結構-投資家日報/孫靜龍不錯的分析! 觀望
    • 2021/04/03: 股價31.5元, 受訪老謝看世界 – 工業版亞馬遜 大成鋼搶到美國大基建商機? 美國總統拜登拚大基建,狂撒2兆美元,又對十八國「鋁捲板」祭反傾銷稅,台廠當中誰受惠?台南鄉下起家,轉身成為鋼鐵通路巨擘。一手打造大成鋼和大國鋼成為工業版亞馬遜,謝榮坤如何辦到?
    • 2018/10/02: 股價42.7元, 大成鋼宣布併購美國鋁業旗下ARCONIC INC.之子公司ALUMAX MILL PRODUCTS, INC.的全部有形資產。觀望

    大成鋼組織架構(大成鋼法說會簡報2020/11/18)

    大成鋼轉型為通路商, 下圖是供貨上下游

    依賴美洲市場

    籌碼面, 家族持股與大股東總持股約40%左右, 相對穩定

    說明為什麼2019年獲利下降

    -新聞-

    北美鋁供不應求 豐田通商入股大成鋼

    MoneyDJ新聞 2025-09-11 06:35:13 蔡承啟 發佈

    北美鋁市場持續供不應求,日本豐田通商(Toyota Tsusho)宣布入股台灣大成鋼(2027)、將投資約70億日圓,目標建立長期且穩定的供應體制。

    豐田通商10日宣布,將透過第三者配額增資的方式、入股大成鋼,出資額為4,665萬美元(約70億日圓)。日媒指出,豐田通商將取得大成鋼約2%股權。


    大成鋼為台灣不銹鋼及鋁材大廠,業務遍及全球、在北美擁有生產鋁捲的集團公司TCI TEXARKANA(以下稱TCI)。

    豐田通商指出,目前北美鋁市場持續呈現供不應求(需求高於供應)狀況、且預估此種情況在今後將持續。鋁為實現電動車(EV)輕量化所不可或缺的材料,確保穩定的供應來源成為重要課題。


    關於入股大成鋼的目的,豐田通商表示,該公司在2023年攜手富士發條(Fuji Springs)在美國設立FUJIHATSU & TOYOTSU Battery Components, North Carolina LLC(以下簡稱FTBC)、從事車載電池用鋁製電池殼(cell cases)和電池蓋(cell covers)的生產,而此次藉由入股大成鋼,冀望透過TCI建立長期且穩定的供應體制,除滿足以FTBC為主的電池殼需求外、也將滿足其他需求。未來目標是建立一個閉環循環系統(closed-loop system),回收供應商在製造過程中所產生的廢鋁後、作為原料供應給TCI使用。
     

    大成鋼:最怕美國通膨再現

    陳建宇/高雄報導 2025年6月12日 
    「美國製造」概念股的大成鋼,無懼近期的對等關稅措施,或新台幣大幅升值壓力,不過大成鋼坦言,美國總統川普的政治不確定性,及美國遲遲不降息,導致當地商業運轉停滯,客戶即便庫存嚴重偏低也不願補庫存,美國通膨再現則是該公司的隱憂,對今年展望保守。 大成鋼11日舉行股東會,決議配息1.1元。大成鋼去年營收903.98億元,稅後純益35.38億元,EPS達1.53元,均遜於2023年表現。大成鋼解釋,由於2021~2022年塞船塞港,客戶積極拉貨,大幅墊高基期,2023~2024年客戶都在去化存貨、需求降低,影響大成鋼營收、獲利成績。 大成鋼對今年市況持保守態度,主要原因有二:首先是美國遲遲不降息,對於大成鋼來說成本就無法降減;第二則是川普政策的不確定性,不論供應商或客戶都不敢輕舉妄動,深怕朝令夕改對公司營運造成傷害,商業運轉也因此停滯,客戶即便庫存已經降到嚴重偏低的水位,捕獲的意願仍不高。 大成鋼認為,只要政策確定了,不管關稅是往上加或往下降,業者都能找到應對的方式。

    鋼鋁關稅50%明生效 大成鋼又跌6% 農曆年後漲幅全吐回

    葉憶如|Yahoo財經特派記者 更新時間: 2025年6月3日 
    美國宣布自6月4日起將進口鋼鐵和鋁的關稅從25%提高至50%,明天正式生效,近來鋼鐵股普遍下挫。大成鋼(2027)昨爆量反彈今(3)又重挫5.8%,距離今年高點下跌逾三成,農曆年以來漲幅全部吐回。同集團大國鋼(8415)今日也下跌逾3.5%。 美國宣佈自6月4日起將進口鋼鐵和鋁的關稅從25%提高至50%,加拿大、歐盟等美國的主要鋼鐵貿易夥伴紛紛譴責這一「經濟自殘」行為。2024 年對美國的直接出口量約 9000 噸,僅占台灣鋼鐵對美出口總量約 0.4%,直接衝擊相對有限,但對下游客戶影響還有有待觀察。 大成鋼今年因在美國有設廠,隨著台積電赴美投資、上下游供應鍊也有跟進想像題材,股價受惠激勵,持續爆量走高,3月下旬一度漲到53元高價,但隨著川普3月12日宣布對所有進口至美國的鋼鐵和鋁徵收25%關稅的舉措,隨後又再加大力道,6月4日要對全球課一倍達50%的關稅,股價一路盤跌,到上周四來到35.5元。 昨天雖一度出現「利空出盡」的技術性反彈,爆出6.8萬張大量,股價上漲2.15元來到37.7元,但今天又再度跳水下跌2.1元,不儘幾乎把昨天漲的全跌回來,股價這波已經把今年以來的漲幅通通吐回,幾乎回到農曆年前的收盤價位34.05元。 大成鋼銷美占比高達90% 德州廠已啟動擴廠 大成鋼產品以外銷美國為主,在美國市場營收占比超過90%,為美國最大之鋁捲板通路商,市占超過60%,外銷部份將受美國課50%關稅影響。不過大成鋼亦擁有美國德州廠亦已啟動擴廠,目前冷軋產線已完工,鋁熱軋產線預計今年12月至明年初完工,屆時自有產品之自製率可達100%,不僅可降成本,也可望順帶提升毛利率。

    全年EPS有望倍增,這檔鋼鐵股挾美國生產,不怕川普課鋼鋁關稅,外資投信2月以來都在買

    經濟日報 萬寶週刊 2025/03/15 00:24:16 文/錢冠州 CSIA/CFTA 
     川普鋼鋁加徵稅政策將出鞘,傳產(原物料)等相關股準備迎接底部翻揚行情,預估科技股與AI相關為主軸的美股在三月份開始進入回檔調整,但是由於長期看來,美國股市或高科技股在基期、評價都顯偏高、基本面進入修正壓力下,且美國川普政府多發相對不利於股市的各項政策,這使得美國短中期經濟走緩、金融疑慮均出現增加的風險,也將令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升高,若如此,全球低基期的商品原物料及相關概念股就有機會。 

     以資金流向觀察,在電子股承壓風險增加之下,與指數連動性相對較低的傳產題材股,理論上是相對有機會受資金青睞的方向,加上在今年三月份以來包含美國科技股及台股電子股明顯回檔,台股相對與指數連動性較低且避開外資賣出壓力的低檔傳產股,就更具備相對潛力。 

     川普確定對全球課徵鋼鋁關稅,那麼產地在美國的大成鋼(2027)就具備基本面向上的契機!大成鋼(2027)具有在美國在地生產的利多,產品可規避高關稅,進而獲得市場看好,外資及投信於今年二月以來持續加碼大成鋼股票,波段仍向上可期。 法人評估,大成鋼將擺脫2023年以來營收持續年減的問題,今年第一季營收將有高個位數成長,全年EPS有望較去年呈現倍增趨勢。而除了大成鋼,鋼鐵股預估也有機會受惠於全球關稅而引起的報價上揚走勢,所以,包括中鋼(2002)及中鴻(2014)等,也將受惠於鋼鐵報價觸底回升而股價也出現低檔翻揚的機會,這個時候將資金投入並且採取波段操作的策略將相當有利。 

     整體經濟環境令市場風險趨避需求攀升,科技股拉回將一定程度造就資金由科技股轉向基期較低的傳產題材股。美國將於四月份向美國鋼材進口大宗國向加拿大進口商品加徵關稅,更令鋼鐵等原物料股可能形成短線市場更大聚焦,而長期更受惠於包含烏俄和談及未來重建所帶來的基本面需求利多,那麼包含鋼鐵、水泥及散裝航運等將同步受惠。 其中台股鋼鐵股可以注意龍頭股中鋼(2002)及其子公司中鴻(2014),以中鴻來說,美國總統川普將對各國實施鋼鐵高關稅,並且強力介入俄烏戰爭,讓鋼鐵需求提升,加上大力開採石油需要油管,使得中鋼旗下的中鴻基本面出現明確的轉機與動能。 

     烏俄戰爭於先前美國與俄羅斯開啟談判和談的第一步,雖然預估這會是一段漫長的談判階段,但已經有利於重建商機開始浮現,預估散裝貨物需求將攀升。烏克蘭重建所需的貨物包含鐵礦砂及煤炭等運輸,將對於中小型散裝船產生龐大需求,慧洋-KY(2637)將為最受惠的散裝航商,另外裕民(2606)及正德(2641)等也具備龐大的利基。 而由於戰後重建需要鋼鐵,煉鋼原料鐵礦砂的載運需求將轉強。鐵礦砂主要是以海岬型船舶運輸,新興等散裝航運相關股亦顯著受惠。


     

    美國續降息+關稅影響降低,大成鋼估明年優今年

    MoneyDJ新聞 2024-11-27 10:30:44 記者 劉瓊雯 報導 大成鋼(2027)今年受美國聯準會利率政策及美國總統大選等因素影響,導致客戶拉貨意願較低,但是聯準會開始降息後,確實帶動客戶買氣回溫。大成鋼表示,若後續美國聯準會持續降息、關稅影響降低,預估明(2025)年客戶採購需求會優今(2024)年。 針對眾多因素影響層面,大成鋼說明,與聯準會有關之利率方面,在2021年尚未升息前,利率大多於2.5%附近,連續升息後,利率提升至7.5%,但下游客戶希望財報數字能美觀、利息支出金額能維持相同水準,所以當利率由2.5%提高至7.5%後,客戶需將購買存貨支出減少至三分之一,在過去18-24個月都持續此情況,因此客戶庫存去化並非庫存過多,只是利率過高,導致採購意願降低。 但是當聯準會於9月份啟動降息循環後,10月初確實有看到客戶買氣回溫,同步帶動10月營收增溫,若利率自7.5%降至4%,客戶就需要多備2個月安全庫存,後續降息循環後全美客人會需要提高安全庫存,創造很大的需求。 至於美國總統大選部分,大成鋼表示,物由於大選前,兩黨對產業發展政策完全不同,但兩總統皆想提高中國關稅,但中國為美國很多產品的主要供應來源,後來兩方拉鋸時,客戶保持觀望態度。然自川普當選後,川普於昨(26)日表明,將對幾乎所有來自中國的進口商品再加徵10%額外關稅。 另一方面,中國宣布自12月1日起,取消鋁製品13%出口退稅,代表中國鋁製品要漲13%,在中國取消出口退稅後,將使中國鋁製品銷往美國的整體關稅稅率接近50%,已比當初川普競選時提的60%還低。 整體來看,大成鋼表示,若後續美國聯準會持續降息,而關稅政策漸明朗化,關稅影響進一步降低,預估明(2025)年客戶採購需求會優今(2024)年。 大成鋼10月營收80.49億元,月增16.28%、年減5.01%;前10月營收770.93億元,年減12.55%。前3季營收690.44億元,年減13.35%,EPS 0.99元。

    大成鋼美國廠原料都要進口 同為川普關稅受害者
    2025/02/11 10:43 歐祥義/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根據鋼鐵業者表示,大成鋼(2027)美國廠主要是不鏽鋼的熱軋及冷軋,原料來源是台灣的中鋼(2002)、燁聯及越南台塑福欣鋼廠生產的不銹鋼或碳鋼鋼胚, 川普實施鋼鋁產品進口關稅,大成鋼原料進口成本同樣被墊高。

    川普近日正式宣布實施鋼鋁進口關稅25% ,市場對在美國有設廠的大成鋼,賦予很高的想像,但鋼鐵業者表示,大成鋼在美國先前併購的廠為單軋廠,原料都須仰賴亞洲進口,原料與售價一來一往, 已被抵銷掉,真正能受益的空間並不大。

    2018年,川普在首任期間對所有進口鋼鐵徵收25%關稅、鋁關稅為10%,2019年大成鋼的EPS為1.46元,年減74.9%,2020年大成鋼的EPS更是-0.44元,顯見鋼鋁關稅並未對大成鋼美國廠帶來市場預期的效益。

    大成鋼今天以42.55元開盤,盤中最高達45.8元,漲幅超過9%,到上午10:42分止,報44.15元,爆出逾14萬張大量。

    鋼鐵業者指出,川普鋼鋁鋼稅真正受益者,是像美鋼、NUCOR這些在美國當地有煉鋼產能的鋼廠,才有可能因25% 的關稅而受益,大成鋼原料都要依賴亞洲進口 ,成本將因此上升。

     

    川式震撼教育 受惠受害股全面解析 台塑集團、大成鋼、千附、雷虎、龍德…

    2024/07/27 03:55:04 經濟日報 先探投資週刊
    川普高喊競選政見,包括對國外進口產品課徵10%關稅、對中國更將課徵超過50%關稅;加上要求台灣付保護費,並指台灣拿走了他們全部的半導體工作,台股近周連續大跌,川普若當選,台灣哪些產業將受惠或受害呢?

    文/方亞申
    近一周來美國總統選戰高潮迭起,先是川普演講時遭槍擊,所幸無事,但競選聲勢大漲;並逼得民主黨的拜登宣布退選,改由副總統賀錦麗擔任候選人與川普相拚。在川普正式被共和黨提名選總統後,過去主張政見一一被拿出來檢視,真的是鷹派中的鷹派。不僅認為選後俄烏戰爭很快結束,焦點將放在亞洲的中國。計畫對中國提高六○%懲罰性關稅。

    川普更主張要對所有進口商品課徵十%關稅,藉此平衡貿易逆差,並保護美國產業與就業機會。由於加徵關稅會拉高物價而等同對人民加稅,川普因此提出將過去臨時性減稅措施「永久化」作為補償。

    對於能源政策,若執政將積極開發美國的石化能源,重啟石油、天然氣開採,降低國內生產及生活成本,沖銷關稅對物價帶來的衝擊。國際能源價格可能長期走軟,而將有助於原物料價格的平穩。

    台塑有望加入美基建行列
    再者,這次競選口號還多了一句「讓美國再次富有」,明顯是針對拜登陣營,大打經濟牌,看準民眾對通膨高漲的民怨不滿,川普主張降息、減稅並對進口貨品增加關稅,也表態支持加密貨幣。此外,前次川普競選總統,就主張將企業稅從三五%降至十五%,最後實際是降至二一%。這次競選,川普表示支持調降公司稅稅率,而且評論二○%是個不錯的整數。企業稅降低與否很重要,因為透過降稅,可使企業自國外進口多課徵的十%稅率有所彌補,目前美國公司稅稅率為二一%,即使只小幅減至二○%,對獲利的美國企業來說,可能代表每年減稅數十億美元。

    對於台灣,川普在共和黨提名大會上兩度提到台灣,他說,當前危險指數高的區域包含歐洲、中東、台灣、南韓和菲律賓,已逼近第三次世界大戰的邊緣;川普也談到中國大陸環伺台灣問題。對照先前接受媒體訪問,認為要去防禦幾千公里外島嶼相當困難與花錢;並且提到「多年來我們(美國)保護台灣,他們卻偷走我們的晶片事業,我們有多愚蠢?我不確定美國繼續捍衛台灣有什麼意義?」要求台灣繳交保護費將是主要訴求!

    原本今年以來費半指數已上漲超過三六%、那指上漲超過二七%,指標股輝達大漲超過一六○%,台股也大漲超過三成,在鷹派的川普當選總統機率大為提高下,全部都快速回檔,(見附表)。整個科技股今年以來的多頭氣勢都被改變了。

    若以川普前次任期內較受惠股作參考,以能源、軍工、汽車、金融為主,科技股是順勢而為;另弱勢美元也是主軸,川普先前已放出聯準會最好等他當選後再開始降息,或許未來一旦啟動降息,速度將加快。而川普要盡快解決俄烏戰爭,集中焦點對付中國,就是要把武裝重心放在亞洲。當初川普也都要求有駐軍的韓國及日本提高國防軍費比重,這次當選一定要求軍費占GDP更高比重。

    對於要求付保護費的台灣,預期將加大武器銷售,不管是收費技術移轉或是與台廠合作生產武器都是方法之一,有利台灣軍工股業績,包括千附精密、全訊、雷虎、龍德造船等
    至於能源方面,川普鼓勵開採本身油源,對於綠能倒不是太重視,所以近期美國能源股如雪佛龍、西方石油及艾克森美孚股價表現都不錯。再者,加快美國基礎建設,對於塑化原料都有幫助,台塑集團的台塑、南亞、台塑化在美國都有龐大轉投資,當初台塑集團也曾配合川普要求大公司回流美國建工廠,台塑集團可是花了超過十億美元投入美國擴廠,以便吃到美國基建市場。台塑集團受中國近兩年來石化產能大量開出,本業展現虧損。若川普重登總統,那麼台塑集團將有機會加入美國建設行列。

    大成鋼
    另外,大成鋼也可注意,該公司作為通路商,目前販售的產品只有四%是自己生產,剩下九六%都是通路買賣,供應商及客戶包括全球各大知名廠商;括歐洲的Thyssen、Mittal、美國的ATI、AK Steel、亞洲的華新麗華等;客戶包含Reliance、Ryerson等。雖說美國將提高關稅,但是大成鋼可透過買賣美國當地鋼鐵產品因應,且在美企業享有可能降稅利多,該公司首季EPS僅0.47元,上半年也不會太高,但是若執政者換黨派,明年大成鋼未來獲利將看好提升。

    美国宣布对中国钢铁和铝提高关税

    2024年05月15日 17:24 生意社
    5月14日,美国总统乔·拜登宣布对中国钢铁和铝、半导体、电动汽车、电池、关键矿物、太阳能电池、船舶、起重机、医疗用品等提高关税。其中,301条款下的某些钢铁和铝产品的关税税率将在2024年从0-7.5%提高到25%。钢铁是美国经济的一个重要部门。但美国认为,美国工人正继续面临中国钢铁和铝产能过剩的不公平竞争,提高钢铁和铝的关税税率将保护美国的钢铁和铝工业。

    美國宣佈將對華鋼材關稅提高至3倍的20%

    2024/04/18
    中美關係/美國總統拜登向工會表示對中國製造的鋼鐵採取措施(4月17日,賓夕法尼亞州匹茲堡)

    美國政府4月17日宣佈,將對中國造鋼鐵和鋁徵收的懲罰性關稅提高至3倍的20%以上。美國認為接受中國政府補貼而過度生産的産品廉價出口,有必要加強對抗措施。美國總統拜登于17日(北京時間18日淩晨)在賓夕法尼亞州匹茲堡的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USW)發表演講,表達上述措施。匹茲堡是美國大型鋼鐵企業美國鋼鐵公司的總部所在地。

    美國政府根據《貿易法》第301條,對中國造鋼鐵和鋁製品徵收平均7.5%的懲罰性關稅。這一措施始於川普前政府時期的2018年,在美國拜登政府執政期間到期的2022年之後仍在持續。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正在推進全面修改懲罰性關稅的工作。拜登指示研究將稅率提高至3倍的方案。此舉被認為是著眼於11月的總統選舉,意在鞏固工會的支持。

    美國政府高官針對中國製造的鋼鐵産品指出,價格比美國産品低40%,稱「由於人為壓低價格的中國産品,高品質美國産品的價格被拉低」。懲罰性關稅的稅率此前為15%。在前政權執政的2020年,在美中貿易談判達成協定後降至7.5%。如果稅率提高至3倍,將接近25%這一懲罰性關稅的最高水平。

    在拜登政府,為應對通貨膨脹而取消部分懲罰性關稅的方案也一度浮出水面,但最終被擱置。美國白宮高官針對提高稅率對通貨膨脹的影響表示,「從中國進口的鋼鐵只佔美國國內需求的0.6%,沒有影響」。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在提高關稅的同時,還將對中國造船業和海運業展開調查。今年3月,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等鋼鐵和海事相關工會向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提交了基於《貿易法》的請願書,要求採取對策。

    工會方面在請願書中控訴稱,中國政府從2000年代初開始大力扶持造船業,採取了不公正的措施。指出通過強制國有海運企業和石油企業使用中國製造的船隻等手段扭曲了市場。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此前表示,將接受請願書,並對是否啟動調查進行審查。

    美國有望降息,法人看大成鋼明年獲利轉佳

    MoneyDJ新聞 2023-12-20 10:54:42 記者 吳冠伶 報導

    受到美國升息影響,大成鋼(2027)客戶今年備庫存意願降低,全球經濟不景氣也拖類鋁、鎳等原物料行情。價、量齊跌下,大成鋼今年前三季營收、獲利皆不如去年同期。不過,近日聯準會(Fed)鬆口明年可能轉為降息3碼,市場預期,大成鋼下游客戶拉貨意願將大幅增加,金屬價格也有望回升反彈。

    另一方面,大成鋼德州鋁捲板廠新拓產能於今年底正式投入生產,冷軋產能從1.8億噸提升至最高3.1萬噸。法人評估,目前下游庫存水位偏低檔,明年隨著聯準會降息,公司出貨可望成長,加上產能擴大可降低外購成本,預期對整體獲利有所助益。

    大成鋼前三季營收795.46億元,年減11.86%;歸屬母公司業主淨利48.76億元,年減57.74%;EPS為2.1元。

    樂看明年 大成鋼:一定發股利

    2023/12/15 工商時報 陳建宇、高雄
    大成鋼(2027)與大國鋼(8415)14日舉行聯合線上法說會,大成鋼透露,美國德州廠冷軋擴建工程年底前可如期完工,月產能將增加1.3萬噸,熱軋線擴建預計三年後完工,每月將增加1.8萬噸產能,厚植營運成長動能。大成鋼表態對明年景氣有信心,認為當前原物料價格就算不是底部也離底部不遠,且未來還有碳稅開徵,不銹鋼、鋁捲板、螺絲帽扣件等產品價格可望提升,樂觀明年上半年營運將優於今年下半年,並強調明年一定會發股利。

    x大成鋼在法說會上指出,不銹鋼近一年因變化與市場預期落差大,導致客戶降低庫存備置,進而影響售價,不過大成鋼以通路銷售為主,受影響的程度不像製造商那麼大。子公司大國鋼在美市占率達6成以上,毛利率一直維持在35%以上,營運表現佳。

    大成鋼主力產品為不銹鋼、鋁捲板及螺絲帽扣件,今年前三季營收795.45億元、年減11.69%,EPS為2.1元,不若去年同期的4.93元。大成鋼發言人林炳文表示,客戶原本看好今年市場需求,提前大量備貨,然大陸經濟未如預期在今年第一季復甦,加上美國大舉升息,下游資金堆積壓力大增,只好降低庫存備置,導致整體市場步調被打亂。

    不過大成鋼強調,公司業務以通路銷售為主,相比其他製造商,受景氣衝擊較小,即便不銹鋼市場疲弱,大成鋼表現相對同業較佳。

    在產能擴充布局上,大成鋼表示,美國德州鋁廠熱軋線擴建工程預計2025年底完工,該公司2018年以3.5億美元向美國鋁業併購德州工廠,2021年再投資2.6億美元提高德州廠產能及擴建第二條冷軋產線,今年12月德州冷軋擴建工程則將可如期完工,完工後冷軋每個月產能可增加1.3萬噸。另一條熱軋生產線則正在擴建中,預計三年後完工可增加1.8萬噸的產能。

    大成鋼德州廠新產線照計畫7月底開工

    MoneyDJ新聞 2023-07-13 11:48:18 記者 吳冠伶 報導
    大成鋼(2027)日前於股東會表示,根據今年景氣狀況,營運無法與去年相提並論,現階段能做的是按進度執行產能擴充計畫,靜待景氣反轉。公司位於德州的鋁工廠,第二條冷軋產線即將於7月底開工,後續每月產能增加2000噸,總產能將達3.1萬噸。而熱軋線則還在準備中,預計2025年才會出現顯著貢獻。

    大成鋼6月營收88.83億元,月減2.02%、年減12.81%;上半年累積營收554.46億元,年減11.26%。法人指出,受到升息、通膨等不確定因素影響,儘管下游客戶庫存水位偏低,但因為對價格下跌仍有疑慮,補貨意願未明顯回升,大成鋼短期營運趨向平淡。

    〈大成鋼法說〉明年金屬需求回歸正常 鋁捲板出貨估回升4成

    鉅亨網 記者彭昱文 台北2022/12/27 18:27
    鋁捲板及不銹鋼通路商大成鋼 (2027-TW) 今 (27) 日召開法說會,公司認為,目前金屬需求跟價格已落底,預估再 3-4 個月的陣痛期,需求就會回到正常水準,鋁捲板出貨可望回升 4 成,不銹鋼價格隨著鎳價反彈,也將同步回穩,明年展望不悲觀。

    根據與會法人轉述,大成鋼分析,目前美國需求雖然較弱,但還是有基本盤,至於中國解封將帶來 3-4 個月的陣痛期,造成金屬價格及需求波動,但屬於短期因素;歐盟則受俄烏戰爭影響,但預計明年也可望看到好轉。

    大成鋼認為,現階段美國回復狀況較佳,加上中國解封、俄烏戰爭等不確定因素逐漸消退後,金屬需求及價格可望回穩。另一方面,晶片短缺狀況改善,汽車供應回穩,也會帶動鎳、鋁的基本金屬用量向上。

    以大成鋼主力產品鋁捲板為例,今年受到通膨、升息以及鋁價回落影響,全年鋁捲板出貨較去年下滑,10-11 月的日均出貨更降至 1000 公噸,但預計到明年可望回到 1400 公噸水準,隨著價格同步回升,對明年業績展望不悲觀。

    不銹鋼部分,大成鋼從原料鎳價角度分析,12 月鎳價從每公噸 2.5 萬美元漲至約 2.9 萬美元,上漲 4000 美元,下個月不銹鋼價漲勢確立,但以鎳在不銹鋼重量比重 8% 來看,目前不銹鋼售價並未全數反應鎳價漲幅,主要是需求未見起色,不過隨著市場氛圍改善,不銹鋼一定會跟上鎳價漲幅。

    毛利率方面,大成鋼認為,短期受原料價格較高、售價卻下滑影響,但原料價格已回落,有利降低生產成本,加上需求逐步回穩、售價回升,都將對毛利率帶來正面挹注。以大成鋼前三季營收比重來看,鋁捲板佔 40%、不銹鋼佔 39%、大國鋼 (8415-TW) 為主的扣件佔 21%;以市場來看,目前大成鋼仍以美國為主要市場,營收比重約 80-85%。

    〈大成鋼法說〉轉投資隆美家居調體質 明年效益顯現拚損平

    鉅亨網 2022年12月27日
    大成鋼 (2027-TW) 表示,轉投資隆美家居今年雖因處於體質調整階段,預計營運仍處於虧損,但明年佈局效益可望顯現,預計將達損平、甚至小幅獲利。大成鋼表示,台灣一年新成屋裝修市場約有 600 億元,而隆美過去只做窗簾,窗簾在整體新屋裝修比重僅約 3%,因此入股後,也規劃將隆美商業模式轉往系統、全室裝修發展。

    大成鋼進一步指出,隆美今年前三季營收約 4 億元,全年估與去年持平,不過,今年投入較多前置費用,包括全台 72 家店全面翻新裝修,以及增加設計師跟工班人力,進行全面性資源整合,因此預估全年還是會虧損。不過,大成鋼看好,預計明年新的商業模式上線、營收規模放大,隆美業績可望成長,獲利方面則可望損平、甚至小幅獲利。

    至於另一家轉投資公司、車用扣件廠正道 (1506-TW) 方面,大成鋼表示,正道本業車用鋁件本來就有賺錢,但受限合約無法反映匯率等,不過合約已重談,有助改善後續營運表現,同時也規劃切入系統家具生產,並向上切入板材原料,打造營運新動能。

    大成鋼砸6億增資隆美窗簾 要搶居家裝修市場生意

    2022/11/11 17:44:37 經濟日報 記者吳秉鍇/即時報導
    大成鋼(2027) 今(11)日宣布,繼入主大成鋼隆美家居室內裝修設計公司後,經辦理減資再增資作業,目前持股該公司股權達92.29%,將全力衝刺一年逾1,500億元的台灣家居裝修市場。

    大成鋼當年是為了旗下的百葉窗品牌「百麗樂」物色合作夥伴,參與隆美的實際經營後發現,決定擴大經營模式,希望提供一條龍的服務,讓消費者不用四處奔波就可以完成成家的「全室裝修」。因此,入主呈現虧損的隆美公司,今年並進行兩次減資再增資作業,最新資本額為4.1億元,目前大成鋼擁有92.29% 持股。

    展望營運,該公司指出,大成鋼隆美的「全室裝修」服務不僅在新屋或老屋換新都可以做,包辦系統傢具、隔間、家電配置、窗簾、百頁窗等室內裝修必要的項目。而為了達到客戶需求並達到工期要求,大成鋼積極招募室內設計室逾百人,同時也擬培訓6,000名工班人員,讓客戶安心把買下來的房子交給大成鋼隆美來裝潢。同時,大成鋼也積極與系統傢俱廠商洽談合作模式,同時也將在善用近期投資的東盟及正道機械閒置土地,做為未來大成鋼隆美、系統傢俱及工班培訓基地之用。

    鋼鐵人醒了?這檔上半年財報猛 今日強漲

    2022-08-12 11:01 經濟日報/ 記者
    馬琬淳/台北即時報導
    大成鋼(2027)昨(11)日公布上半年財報,上半年營收625.12億元,歸屬於母公司業主稅後淨利97.54億元,每股純益5.04元,財報亮眼今(12)日股價跳空強漲,盤中漲幅逾8%,也帶動鋼鐵股的上漲氣勢,鋼鐵指數盤中大漲2.51%。

    大成鋼昨(11)日公布上半年財報,上半年營收625.12億元,營業毛利207.82億元,營業利益141.62億元,歸屬於母公司業主稅後淨利97.54億元,每股純益5.04元。

    大成鋼去年每股稅後盈餘(EPS)5.76元,而今年上半年獲利就已來到5元。美國市場占大成鋼營運市場的8成,大成鋼主管在六月法說會表示,雖然美國聯準會(Fed)升息、原物料行情波動會帶來短期影響,但不鏽鋼主要用於工程、基礎建設,為工業用必需品,仍正向看待長期發展。

    另外,大成鋼的鋁廠產品在美國市場市占率已達六成,成功成為美國鋁與不銹鋼相關業務的最大通路。為因應鋁板需求緊俏,大成鋼規劃今年擴產增加5,000噸,明年每月產能將再增加1.3萬噸,總產能將達3.1萬噸,較目前德州鋁廠月產能約1.3萬噸增加一倍有餘。

    【研究報告】大成鋼(2027)填補反傾銷稅導致的供給缺口! 2021 營收成長近四成! 轉虧為盈EPS上看3.4元!
    出處: CMoney 編輯部 https://www.money.com.tw/invest/article/260647
    大成鋼(2027)成立於1986年,總部位於台南仁德,主要的產品有不鏽鋼相關產品、鋁捲板(主要為DC鋁捲板)和螺絲帽扣件等等,旗下有大成冀台、大成博野、大成常熟、美國大成、大成國際鋼鐵(8415,持股比例39.08%)等子公司,不鏽鋼主要以母公司大成鋼為營運主體;鋁捲板主要以孫公司大成帝國鋁業、Empire Resources Inc.、TCI Texarkana Inc. 為主;螺絲帽扣件以子公司大國鋼為營運主體。

    營運模式為:台灣和大陸地區為生產基地,多數自製品及買賣產品均銷往子公司美國大成,在美國不鏽鋼通路市場中,市占率約10%,為美國最大不鏽鋼通路商。鋁材通路方面,大成鋼於2018/10取得ARCONIC INC.100%持有子公司的製鋁廠,其鋁材銷售占通用鋁材需求量超過五成。鋁捲板通路的競爭對手有AA Metals和Metal exchange;不鏽鋼的主要競爭對手為Allegheny technologies。

    大成鋼的競爭優勢有二:議價權以及物流統籌能力。大成鋼總部位於台灣,接近中國和東南亞等生產中心,而這些國家以外銷出口為導向,呈現買方主導市場,因此銷售至美國需通過美國最大不鏽鋼及工業扣件通路商的大成鋼,擁有龐大採購需求量所創造的規模經濟,因此有利於大成鋼的議價能力,價格上具有競爭優勢。而大成鋼首創電商平台的線上銷售模式,由於大成鋼是美國最大不鏽鋼及工業扣件通路商,因此多數下游業者需透過大成鋼取貨,配合全球39處實體倉庫,可將商務流程管理、物流管理和產品資料整合為一,因此有約八成的客戶均為網路下單,不但提升作業效率更降低營運成本。而電商平台和倉儲物流具有較高的產業進入障礙,因此具有先進者優勢。

    就產品與營收比重來看,2020年營收比重:不鏽鋼及鋁製品部門77.32%、螺絲螺帽部門22.68%。就市場別來看,2020年銷售區域比重:美國88.89%、中國2.1%、台灣5.77%、其他3.24%。

    《鋼鐵股》美國基建+金屬價格走升 大成鋼有利

    2021年6月28日 週一 下午1:13·2 分鐘 (閱讀時間)
    【時報記者沈培華台北報導】美國基建計畫部分已達成協議,另一方面,俄羅斯預計自8月1日起到年底對鋼鐵、鎳、鋁、銅等出口課徵至少15%臨時稅率,刺激國際鎳、鋁等金屬價格走升,有利大成鋼(2027)兩大事業不鏽鋼、鋁捲板價格向上,公司今年營運可望持續受惠。

    美國總統拜登與跨黨派聯邦參議員就1.2兆美元基建計畫達成協議,主要項目為先前提出的2.25兆美元基建計畫中的一部分。其中,預計投入1090億美元於道路、橋樑相關建設,730億美元電力基礎建設、660億美元於客貨運鐵路、490億美元於大眾運輸、250億美元於機場建設。

    大成鋼今年受惠美國市場持續回溫,加上鋁捲板價格續向上揚升,不鏽鋼市況也穩定增溫,營運持續暢旺;隨著美國基建計畫部分已達成協議,後市需求可望穩定增長,有利公司兩大業務展望。

    此外,俄羅斯預計自8月1日起到年底對鋼鐵、鎳、鋁、銅等出口課徵至少15%臨時稅率,刺激國際鎳、鋁等金屬價格走升;由於俄羅斯鋁、鎳產量在全球比重均占至少1成,也是全球第三大鋼材出口國,此消息一出,帶動各項國際金屬價格上漲。其中,倫敦金屬交易所(LME)鎳現貨價達1,8611美元,上漲2.3%,鋁現貨價上漲2.23%,達2451美元。

    俄羅斯加徵出口稅,帶動鎳、鋁價格,預料後續將帶動不鏽鋼及鋁捲板等產品報價再向上攀升,有望推升大成鋼營收、獲利進一步成長。法人推估,大成鋼今年受惠不鏽鋼、鋁捲板市況均熱絡,產品價、量齊揚,營收有望挑戰900億元,營運估比去年的虧損大幅轉好,全年EPS上看4.5元之上,改寫近三年新高。

    美國推動基建,大成鋼優先大啖北美不鏽鋼、鋁品商機

    2021年5月31日 週一 上午9:58
    【財訊快報/記者張家瑋報導】美國總統拜登上周提出6兆美元預算案,用於基礎建設和教育、醫療保健等社會福利領域,預期美國景氣復甦將帶動大成鋼(2027)不鏽鋼及鋁捲板需求大增,尤其過去收購美國不鏽鋼及鋁製品廠效益立即顯現,法人預期第二季營收動能轉強,單季營收一舉突破250億元以上,改寫歷史新猷。 拜登計畫2022財年的6兆美元預算資金,除了投入教育、醫療之外,將大舉投入基礎建設增加國內就業機會,華爾街分析師預期將帶動國內鋼品需求上揚,且美國不鏽鋼大廠ATI退出不鏽鋼標準品市場,短中期美國本土不鏽鋼供給短缺,有利於大成鋼銷量提升。

    法人指出,美國對不鏽鋼需求大增,報價也將維持漲勢,交貨期已經排至下半年,大成鋼4月不銹鋼產品出貨量達15,966噸,相較3月略減;鋁捲板銷量達34,000餘噸,相較於3月增加4,000噸,不鏽鋼毛利已提升至28%,鋁捲板則提升至21%以上,預料下半年不鏽鋼產品單季出貨將達4.5至5萬噸。

    另外,大成鋼重要轉投資大國鋼(8415)的營運動能也逐漸恢復,大國鋼過去透過併購成為美國最大的工業扣件經銷商,使得大成鋼產品銷售區域,美國超過九成,法人預料隨美國經濟復甦,扣件以及工業防護用具的需求上升將帶動扣件部分獲利回升,成為大成鋼另一獲利成長重要動能。

    《鋼鐵股》美市復甦 大成鋼今年營收望攀峰

    14:00 2021/05/31 時報資訊 沈培華
    美國總統拜登將提6兆美元預算案,預期帶動美國基礎建設需求。大成鋼(2027)今年以來已受惠美國工業用鋼復甦,產品價格續揚,第二季營收可望再攀高,法人估公司全年營收挑戰新高,獲利也將來到高水準。

    隨著美國疫情趨緩,工業用鋼復甦,加上美國祭出鋁板反傾銷稅加持,大成鋼第一季業績持續成長,第二季持續看增;全年來看,法人預估,大成鋼今年營收挑戰新高,EPS預估達3~4元,比去年的虧損明顯改善,並創下次高紀錄。僅次於2018年的5.83元。

    大成鋼4月營收達85.04億元新高,年增127.45%;前4月營收295.26億元,年增47.96%。

    大成鋼主要營收來源為不鏽鋼製品、鋁捲板,以及由子公司大國鋼負責的螺絲螺帽扣件三大事業。營收比重方面,不鏽鋼製品約佔4成、鋁捲板約佔3成、螺絲螺帽扣件佔約2成。另外,不鏽鋼及鋁價上揚,將助漲公司產品報價。

    在不鏽鋼事業方面,大成鋼指出,今年隨美國疫情趨緩,且美國工業、營建復甦,預料需求較去年明顯回升。大成鋼為美國市場通路商,不鏽鋼品報價主要參考LME鎳價;5月以來,LME鎳價約在1.76萬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約44%。

    鋁捲板事業方面,美國今年起對18個國家課徵鋁捲板2.7%~352.71%的反傾銷稅,使得美國鋁捲板進口量大幅衰退,市場持續供不應求。LME鋁價是大成鋼報價參考指標之一;今年LME鋁價站上每噸2000美元,5月以來現貨價攀高至2430美元,較去年同期增約66%。

    螺絲螺帽扣件事業部分,大國鋼看好螺絲螺帽、扣件及手套等銷量增溫,且產品報價也陸續調漲。

    法人推估,大成鋼今年三大產品線,均呈現價、量齊揚,且受惠供不應求,毛利率明顯優於去年,估全年營收超過850億元,改寫新高紀錄,估全年EPS將超過3元,較去年由虧轉盈,並改寫歷史第二高紀錄。

    受惠美國市場需求暢旺及價格上漲,大成鋼第一季獲利進一步增長,單季EPS為0.88元。

    美國鋁捲板、不鏽鋼通路商大成鋼去年第四季成功轉盈,今年首季獲利進一步跳升;首季營收209.82億元;營業毛利率23.45%,稅後淨利14.32億元、季增逾1倍,比去年同期轉盈,EPS為0.88元。

    大成鋼去年第四季轉盈,單季每股淨利約0.39元,使得全年虧損收斂,2020年每股淨損0.44元。

    去年美國市場受疫情影響,大成鋼營收下滑,2020年營收592.34億元;去年下半年產品量價回穩上揚,全年本業仍有賺,營業淨利18.22億元;因業外虧損。全年淨損5.73億元,每股淨損0.44元。

    2.3兆美元大基建 台股3大概念22檔蠢動

    今周刊 2021.05.08
    美國總統拜登日前祭出為期8年、規模約2.3兆美元的「美國就業計畫」(AJP),台股市場中究竟有哪些產業族群因此受惠?

    綜觀市場專家與投資機構的分類模式,普遍將美國就業計畫分為「傳統基礎建設」、「新型基礎建設」、「乾淨能源」3大概念。

    首先,傳統基礎建設規畫超過3000億美元翻修全美交通設施所引爆的原物料需求,幾乎已是國內外法人優先點名的「拜登基建效應」。

    舉例來說,瑞士銀行在4月中旬發布的拜登基建投資策略報告中,首先點名的即是鋼鐵產業。

    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表示,在美國設廠的大成鋼,為市場點名度最高的受惠股。

    傳產價值型投資達人陳飛龍分析,大成鋼今年3月營收創歷史新高,主要是持續受惠美國反傾銷政策,加上美國推動基建,3月鋁板捲供料月增15%到近3萬公噸,單月不鏽鋼供料也增至約1.77萬公噸。

    大成鋼是最直接受惠股 全年EPS可望挑戰逾6元
    市場樂觀看待,大成鋼今年首季毛利率可望跳升至21%、EPS上看1.06元,全年毛利率挑戰23.5%,全年EPS可望挑戰5~6.26元。

    如果延伸思考,把拜登新政連結到他日前喊出的「2030美國碳排減半」目標,也將帶動綠能產業如太陽能、風電等相關產業,有獲利想像空間。此外,在乾淨能源概念下,本次編列1740億美元的電動車推廣計畫,亦受到法人及投資名家高度關注。

    台新投顧副總黃文清指出,包括電池、零組件、充電站等電動車供應鏈方面,未來都有可能在既定的趨勢熱度再添基建話題。

    至於法人歸納的「新基建概念」,分別錯落在拜登計畫中關於「本土供應鏈」、「網路、電力、水」等項目內,其中包括半導體製造研發的補貼,以及高速網路建設等。在半導體族群中,國內法人普遍聚焦在網通族群。

    另須留意的是,就像本文開宗明義提到的,拜登推出的這趟大規模基建計畫,執行期間長達8年,因此,儘管商機可觀,話題效應十足,但終究屬於相關個股的長線題材,從籌碼面來看,宜提防現階段資金由電子股轉進傳產族群的風險。

    不少台股贏家也提出警告,「股價漲多就是最大的利空!」就連一向擅長掌握趨勢股波段機會的飆股達人陳榮華,也忍不住提醒投資人須留意題材過熱風險,他建議,如果無法時時關注個股基本面與股價之間是否亦步亦趨,不妨考慮以技術面作為相關個股進出的參考依據。

    美鋁板對台反傾銷調查終判出爐 大成鋼有望受惠

    2021-03-03 17:00中央社 記者蔡芃敏台北3日電

    美國針對鋁板反傾銷調查終判出爐,在受調查18國中,台灣產品反傾銷稅率為17.5%、尚屬居中,業者認為台灣仍有相對優勢。大成鋼(2027)則因美國市場供不應求,美國廠有望受惠。

    美國商務部對自18國進口的普通鋁合金板展開反傾銷調查,最終判定結果出爐,台灣產品反傾銷稅率為17.5%,低於去年10月初步裁定18.02%。

    中鋁主管說,自從美國展開反傾銷調查後,中鋁相關產品就未輸出美國。由於終判台灣稅率為17.5%,在18個國家中介於中間水準,相較主要競爭國印度、印尼稅率逾30%,台灣仍具有相對優勢。

    中鋁主管指出,未來美國進口需求、價格變化仍須密切觀察,另外,除了鋁板外,其他產品銷美未受到影響,對市場後續發展,中鋁保持審慎樂觀。

    大成鋼已併購美國鋁捲廠,大成鋼主管指出,去年第3季起逐步復工,且受到反傾銷調查案件影響,鋁捲板產品量價齊揚,美國目前鋁板供需失衡,當開始課徵反傾銷稅後,預計整體供給將更加吃緊。

    大成鋼美國廠鋁捲板每月產能約1.3萬噸,占美國供給約4成,大成鋼庫存水位仍有約20萬噸。市場認為,由於終端需求強勁,大成鋼美國廠可望受惠於此。

    大成鋼1月營收新台幣62.92億元,創15個月以來新高,年增8.6%,月增5.2%,受惠於美反傾銷以及鎳價、不銹鋼價格大漲,法人看好大成鋼第1季可望延續營運佳績。

    受惠川普政策!大成鋼併購美國鋁廠 進攻市占最大商用鋁

    大成鋼(2027)今日召開記者會,宣布併購美國鋁業旗下ARCONIC INC.之子公司ALUMAX MILL PRODUCTS, INC.的全部有形資產。

    記者劉姵呈/台北報導 2018/10/02
    大成鋼(2027)今(2)日停牌交易,對於停牌原因,大成鋼於下午召開記者會,宣布現金併購美國鋁業旗下ARCONIC INC.之子公司ALUMAX MILL PRODUCTS, INC.的全部有形資產(包含土地、廠房、設備)及無形資產。總經理謝榮坤表示,此次併購包含所有有形資產,包含土地、廠房,鑑價約1.45億美元與無形資產鑑價約2.05億美元,預計在2019年第2季完成,未來每個月約可提供1.1萬噸的鋁捲板產品供應量。

    謝榮坤表示,大成鋼在美國已經布局20年通路,川普宣布對進口鋼鋁課稅的政策對於此併購是一個蠻強的催化劑,此次加上布局美國製造,將構成完整的鋁業的產業鏈整合。

    看好美國鋁市場約2000億的市值,普通鋁就佔了將近九成,又受惠於川普政策,不管是美國232、301條款或是貿易障礙、反傾銷等,對大成鋼反而是優勢,謝榮坤表示,大成鋼未來還會持續投資繼續尋找有戰略、有利基的發展,產能不足還會繼續再擴充。

    他也強調,在產業中要達到絕對的主導權才是最重要的事,其他競爭對手不懂如何運用一般鋁製品,如做礦泉水、腳踏車賺錢,但是大成鋼懂得如何運用資源整合獲利,比他們強。因此大成鋼不生產航太鋁等高價、少量的產品,反而專注在商用鋁的大市場,作出市場區隔,還擁有價格主導權。

    大成鋼是美國不銹鋼、板及鋁捲等通路商,旗下還擁有不銹鋼扣件通路商大國鋼;大成鋼第2季受惠美國鋁板需求熱熱,營運更上一層樓。第2季稅後純益17.64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為1.86元,上半年稅後純益30.66億元,較去年大增4倍,EPS為3.24元。